據日前發布的《2008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白皮書》顯示,我國目前人才跨區域流動加快,人才租賃等新招聘模式凸顯,人力資源服務市場結構發生變化,服務外包成今后重要發展趨勢。
同時,職場專家分析認為,目前我國高端人才市場需求遠未飽和,2009年企業對于高端人才需求將呈樂觀態勢。
人才跨區域爭奪加劇
日前,由北京大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中心、世博集團上海市對外服務有限公司共同主編的《2008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白皮書》(簡稱《白皮書》)發布,其中提到,2008年我國人力資源跨區域流動明顯加快,勞動力市場呈現出跨區域整合的特征。
北大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肖鳴政表示,我國地方人才市場已經走向聯合互動,未來我國的人才服務中介市場,將形成以政府人才中介機構為主體,行業人才中介機構、民營型人才中介機構和外資人才中介機構多元化共同發展的局面。“這種以經濟利益為紐帶,按照市場化運作,實行統一的運營機制的區域型人才市場聯合互動的模式,將成為未來人才服務市場激烈競爭的有效手段。”肖鳴政說。
數據顯示,到2010年,我國人才的總量缺口為1.746億至2.665億人。其中,知識型、技能型人才缺乏,特別是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缺乏。
專家表示,在此形勢下,人才的跨區域爭奪隨之加劇。“在企業面臨人才瓶頸時,人力資源管理將產生變革,這使外包服務成為選擇之一。”該專家說。
七大傳統招聘方式面臨轉型
《白皮書》指出,人才跨區域流動的急速加快,使企業的招聘渠道、招聘方式也將從傳統轉向現代,我國七大傳統招聘方式面臨轉型。基于互聯網技術和跨區域人才租賃(勞務派遣)這兩種新的人才招聘模式正逐步形成。
上海市對外服務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郭麗娟表示,包括內部招聘、媒體廣告、獵頭公司、校園招聘、現場招聘在內的七大傳統招聘模式存在被動性和滯后性的問題,不但在發布消息后被動等待應聘者報名應聘,而且往往是在出現招聘需求時才啟動招聘程序,這樣很難及時為空缺崗位招聘到所需人才。
“而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新型企業招聘模式,徹底改變了傳統招聘模式中的滯后性和被動性,同時解決了招聘和求職在時間、地域上的差異,為人力資源跨區域流動提供了平臺基礎。”肖鳴政說,這其中包括專業招聘網站使人力資源市場完全性非地域化,遠程招聘和視頻招聘可主動、快捷交流,同時使信息發布、接受申請、求職者溝通以及人才庫的建立得以實現。
有專家表示,跨區域的勞務派遣模式,標志著最本質意義上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的形成。
人力資源服務市場結構變化
國內專家對我國2008年至2010年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其中,委托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代為處理公司部分人力資源工作的服務外包模式,將成為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重要發展趨勢。
《白皮書》顯示,全球人力資源外包市場份額從2003年的190億美元增長到2008年的330億美元。87%的美國公司在人力資源業務方面采用外包模式,加拿大為71%,歐洲為57%。在我國,人力資源外包服務業則是引人矚目的“朝陽產業”。
郭麗娟指出,人才和勞務派遣業務是一種新的用人方式,可以跨地區、跨行業進行,實現了“單位人”向“社會人”的轉變,有利于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及用人單位的管理。
業內專家認為,借助勞務派遣這一方式,越來越多的職場人能夠尋找到更富靈活性、多樣性的工作機會。
借助人力資源服務業控制企業成本
目前,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有日漸上升的趨勢,這就包括招聘、選拔、錄用、安置等方面的成本,以及人才的開發、使用、保障和離職等成本,這些成本都在持續上漲。《白皮書》指出,控制企業人力資源成本需要借助于人力資源服務業。通過合理的規劃、培訓需求分析、薪酬福利體系管理、勞務關系風險成本轉移、員工發展規劃制定等,能有效降低人力資源成本。
據了解,埃森哲公司對全球范圍的26個曾經接受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服務的企業進行了調查,調查顯示,65%的企業與業務外包服務伙伴建立了協同合作關系,通過協作性外包,這些企業在過去的10年中,成本平均降低了50%。同時,企業的競爭能力、服務水平以及對市場變化的應變能力都獲得顯著提高。
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企業需要建設更低成本、更具實效性的人才識別及培養體系。在日前由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與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共同主辦的“2009中國人力資源發展論壇”上,“中人網”首席人才識別與發展專家陳為表示,引入新的人才觀對整個企業是很大挑戰,為此,企業將對人才識別、培養、發展等方面的整套機制進行調整。“企業要建立更低成本、更有實效性的人才識別培養體系。”
陳為表示,人才識別和培養的方法不只是在市場不好時才有需求,而在任何時候都有需求,選擇一個合適的工具對于企業來講是一個助動力,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成長。
2009年高端人才需求態勢樂觀
據前程無憂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國人才市場招聘有效職位數呈“冰火兩重天”的狀況,下滑狀態從10月份開始顯現出來,一直持續到年末。10月份全國招聘需求大幅下滑,有效招聘職位數銳減5萬多個,上海、北京、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招聘需求數全線下跌。
在這種形勢下,前程無憂人力資源專家蔣南喬分析,更多企業在2009年將采取觀望態度,招聘計劃放緩或者干脆不招。因為企業在經濟衰退期大肆招聘、收購、擴張、投資,都將要承擔比原有風險更大的風險。
盡管如此,前程無憂獵頭經理Jeanette仍鄭重表示,“中國整個經濟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中國高端人才市場需求遠未飽和,2009年企業需求雖然放緩,但對關鍵人才的需求仍然存在,高端人才整體需求將呈樂觀態勢”。基于政府一貫的宏觀調控和4萬億元政府投入刺激經濟的政策出臺,他表示其“樂觀并不是盲目的”。
面對高端人才受企業歡迎程度漸高的趨勢,蔣南喬指出,這些高端人才在外界情況尚不穩定時,跳槽意向也更趨向保守。“國內企業對高端人才的渴求更為劇烈,但對他們的期望值也相應地水漲船高,一些企業希望引進高端人才幫助企業脫離困境。”蔣南喬說,同時,高端人才對這些企業的考量和風險評估也更為謹慎。
2009年企業加薪預期調低
鑒于經濟危機對企業的影響以及對未來的預期,與去年實際調薪幅度相比較,企業人力資源主管們對今年調薪預期大幅降低。據前程無憂的《離職與調薪調查報告》顯示,2008—2009年度企業加薪預計為6.1%。其中,外商獨資企業的加薪幅度下降最大,相對于上一年度的增長降低了7.3個百分點;其次為民營企業,其下降幅度達到6.2%,在經濟不景氣的狀況下,發展中的民營企業受到了嚴峻的考驗。
“2009年高端人才的薪水給付也會有所下降,這是因為企業整體招聘預算下降所致。”職場專家指出,人才供需比的打破,也是高端薪酬下降的原因。而與拉動內需相關行業的薪資水平相對樂觀一些,如制藥和快速消費品行業,從目前獵頭公司的業務看,薪水給付水平保持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