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其他企業,文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顯得有些低調,這個一直比較低調的外包軟件企業在國際金融風暴來臨前夕的2007年12月12日正式掛牌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成為中國第一家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外包企業。在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各種影響開始顯現的今天,當眾多外包企業或多或少遭遇了訂單量下降,感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陣陣寒意之時,文思提前拿到了過冬的“棉衣”。根據IDC的數據顯示,以2007年銷售額衡量,文思在為歐美市場提供離岸軟件開發的行業中位居中國第一。在剛剛公布的第三季度的財報中,文思也交出了不錯的答卷。目前中國的外包市場還主要集中于日本、韓國,其實更大的機會在于歐美市場。中國外包企業如何開拓歐美市場?如何應對來自資本市場的檢驗?如何做強外包軟件企業?
用團隊說服歐美上市投資人
“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兩個歷史,一個是企業自身發展的歷史,另一個是其所在產業發展的歷史。這兩個方面相互關聯,換一句話說,產業與企業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如果沒有產業,企業的成功只會曇花一現。”文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陳淑寧回憶道,“在文思上市路演過程中,每天見七八個投資者,每一個投資者有兩個問題必問:外包在中國能否成為產業?如果能,那么文思能否成為前三位企業?如果這兩個問題的答案中有一個是No,投資者都不會投資。文思路演的時候正值國際金融風暴剛剛開始,所以其艱難可想而知。他們說服投資人,中國一定會在軟件外包上成為重要的市場,而文思一定能成為前三名。”
文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1995年成立,應該算在中國起步較早的外包企業之一,但陳淑寧覺得自己沒有趕上中國外包的第一波浪潮。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開始有了對日外包,而更大一輪的機會其實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由于計算機千年蟲的問題,歐美給予了全球外包市場很多機會,印度正是抓住了這個機會實現了突破性發展。但是中國都沒有抓住,因為當時中國的軟件外包環境還很不成熟,一方面是沒有相關的人才,另一方面中國沒有外包的文化氛圍,再者當時的資本也不青睞外包產業。
路演的過程中很多投資者看到文思的發展報告都會質疑:“1995年創辦的文思,為何真正的大發展是在2004年以后?”陳淑寧說:“其實文思所走的路,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前20年是用來學習的,后10年獲得了真正的發展。文思也一樣,前幾年用來學習、積累經驗,包括把文思從一個家族企業改制成為一個真正的公眾企業,經歷了從什么都做到轉型專注做外包。”
文思是中國第一家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外包公司,當時國際投資人對中國外包市場不了解,對中國外包企業更不了解,所以他們投資的參照物是印度的外包市場和印度的外包公司,但這些印度公司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規模都和中國公司不在一個量級上。陳淑寧認為,投資人其實很看重團隊,在他們艱難地說服投資人的過程中,團隊是一個關鍵因素。“我們把一個家族公司改制成為公眾企業,這個過程也是蠻艱苦的,其實投資人也能由此看出我們把企業做大做強的決心和抱負”。今天的文思擁有一支具有國際化背景、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多數成員曾在美國、歐洲或日本學習工作多年。整個管理團隊的成員在世界頂級IT和咨詢公司的工作經驗總計超過100年。
建立外包生態鏈
目前國內的公司大多是從日韓市場起步,文思正好相反。已經在歐美市場獲得了初步成功的文思,現在開始啟動日本市場的業務,與此同時也開始進軍國內外包市場,并在外包的基礎上尋找更大的增值空間。談及日韓與歐美市場的發展思路的區別,陳淑寧認為歐美市場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并且對于外包企業來說,更有機會構建自己的外包產業鏈條。日本市場給予的外包單子通常都屬于某一個細分領域,而歐美市場給予的訂單通常會更多元,更有利于接包企業從低到高、從開發到測試再到架構等層面來培育和構建自己的產業鏈條。
從兩個人起步,到今天擁有3000多人的上市公司,在陳淑寧看來,一個外包企業要發展,在選擇合作伙伴和打造企業生態鏈上要有自己的發展思路,只有這樣,一個外包企業的發展才能夠從被動式發展變為主動式發展。
微軟中國研發集團戰略合作部資深總監申元慶認為,在外包領域單純給予訂單和扶持一個產業的做法是很不一樣的,如果要想扶持起一個產業需要從四個層面進行投入:一是商機開發,二是經驗移植,三是人才培養,四是品牌推廣。
文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吳建談到公司發展時說:“文思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與微軟相關。從1997年開始,我們從微軟(中國)獲得訂單,隨后是微軟總部、微軟(英國)、微軟(丹麥)、微軟(日本),他們源源不斷地給我們提供機會,我們自己的公司也隨著業務的變化擴展到越來越大的區域。可以透露的是,最近我們又將在英國建立文思的分公司,它將成為我們在歐洲的一個重要的橋頭堡。從技術上來說,我們接微軟的訂單最早是從做手工測試開始的,然后漸漸演變到做自動化測試和后來的項目開發以及端到端的全方位技術交付。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人員從技能、管理和方法論上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積累了相關的知識和工具。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文思做微軟項目的技術人員現在成了我們的管理者、架構師、項目帶頭人等。”
吳建強調說:“雖然在文思公司的品牌建立上,微軟的幫助是間接的,但是由于微軟是我們的客戶,用戶對微軟的認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們的品牌影響力和用戶的認知度。”
吳建認為,其實企業和產業要做大,是否擁有開放的心態非常重要。微軟對外包合作伙伴、外包生態鏈的扶持和帶動,其實是雙贏的。很多微軟的外包合作伙伴從只能做單一項目的外包漸漸演變成能夠提供全方位服務外包的公司;從只做外包漸漸演變成能夠提供更多的增值和更多的行業解決方案,這一過程與微軟給予的支持分不開。同樣,這些企業的做大和升級也能夠為微軟帶來更大的增值空間。
一個外包企業需要做大自己的產業鏈條,包括從低端業務到高端業務,每個企業都要有自己的業務金字塔來保證企業的業務利潤和業務的發展空間。文思現在也有自己的培訓基地,而且正在進一步拓展顧問團隊和增值空間。
陳淑寧透露,文思有意在微軟的平臺上實現更多的增值發展。文思有很好的行業團隊,文思也正在進一步強化行業的顧問團隊,不久前完成的香港賽馬會的項目就是文思與微軟雙贏合作的一個成功案例,這塊業務必將拉動文思企業業務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