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中國的軟件外包行業能否成為印度的對手,要看如何認識和發揮好自己的優勢?中國的軟件外包業會成為印度的對手嗎? 作為今年夏天風險投資最熱衷的板塊,現在討論這個問題也許還為時過早——但人們越來越看到了潛力。流入軟件外包企業的風險資本數字,今年迄今已經接近1億美元。 7月24日,大連的海輝軟件(國際)集團公司宣布完成第二輪融資,以Granite Global為首的七家風險投資商,共向其提供了3000萬美元資金。同期,北京的文思創新軟件技術有限公司也完成了第二輪融資,他們從聯想投資、集富和紅杉資本獲得了3000萬美元。此外,廈門的東南融通從美國老虎基金獲得2000萬美元,浪潮投資則從日本的金融機構獲得500萬美元。 中訊軟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碼:0299)2004年成功上市,聯想投資的2400萬港元,僅一年間即獲得超過六倍的回報。這是此輪風險投資熱企圖仿效的目標。不過,中國軟件外包行業兩年間發生了劇變:其時企業還多在大連,以對日本的軟件外包為主;令新一輪風險投資備感驚喜的是“北京崛起”,對歐美企業的軟件外包市場——這是最重要的市場——正在急劇增長。 為什么是中國 林興俊是海輝軟件此輪融資的重要聯絡人。2004年5月,這位曾在波士頓咨詢公司工作過的馬來西亞人決定加盟海輝擔任副總裁時,海輝還只是一家500多人的大連企業。 海輝以做對日軟件外包起家,至今,對日業務仍是大頭。軟件外包能夠在大連高速發展,與大連同日本在地理和文化上的接近有關。當日本由于工資太高而需要外包軟件時,大連很自然成為一個選擇。 日本點燃了中國軟件外包市場的第一把火。聯想投資執行董事李家慶說,對日本的外包市場很特殊,市場空間相當大,與印度并不構成競爭。但直到現在,對日的外包依然處于發展的初期。盡管中國是對日本市場的老大,也只占了1%到2%的市場份額,加起來只有幾十億元人民幣。 從海輝引入的七家風險投資商,也可看出海輝對日本市場的重視——Granite、集富、IFC、英特爾、三菱、住友、德豐杰中,集富、三菱和住友有日本背景。 日本的軟件外包市場雖然很大,但日本方面習慣于層層分包,通常到了中國企業手里,已經是第三第四手,技術含量較低。集富董事周政寧說,“與歐美企業不同,日本不會把所有東西給中國,一個活兒寧愿發給十家去做。” 大連之外,另一個正在崛起的軟件外包重鎮是北京。在北京西郊中關村軟件園的七街,有“軟件外包一條街”之稱。文思、北京博彥科技集團、浪潮、軟通動力等軟件外包企業即坐落于此,他們主要從事對歐美市場的軟件外包業務。 文思的第一個項目是1995年為IBM工作。迄今11年間,文思成為IBM在中國最大的軟件供應商。 1997年、2001年,微軟和仁科(PeopleSoft)也先后成為文思的客戶,主要做軟件的本地化業務。 2003年后,文思還為仁科、花旗和IBM在中國建立了研發中心。這也成為聯想投資選擇投資文思的重要理由。聯想投資執行董事李家慶說,“中國的軟件外包業務不能簡單復制印度模式,因為文化、語言、人力資源狀況、外包產業的形成歷史和產業環境上有較大差異。但是中國有很好的本土市場,歐美企業需要在中國建立離岸發展中心(Offshore Development Center,ODC)為中國本土市場服務。ODC外包模式有可能短期內幫助文思上規模,,發展成核心業務。” 在微軟和IBM等大企業的帶動下,歐美的軟件外包開始轉向了中國,成為一股聲勢浩大的潮流。2005年北京軟件外包產業中,對日業務占49.8%,對歐美業務占45.5%,來自印度和其他國家的占4.7%。 博彥科技CEO王斌認為,微軟對其他歐美公司起了帶頭作用,他們通過每兩年認證、核發資格證的方式管理外包企業。以前歐美公司對中國的知識產權和商業機密的保護有很大疑慮,現在從微軟那里學到了解決方法。 歐美企業選擇中國市場的重要動力,則是戰略多元化。文思執行副總裁吳建說,“美國人不可能把寶全部押在印度身上,下一個目標很明顯是中國。”文思副總裁張濤認為,印度的人工成本上升很快,電信基礎設施和電力供應不健全等,也影響了印度軟件外包的競爭力。 隨著歐美客戶開始轉向中國,中國軟件外包業崛起之勢已成。文思首席運行官陳立峰說,“今年很多歐美客戶找上門來,要把業務轉到中國。”歐美客戶到中國來拜訪的人越來越多,級別越來越高。兩年前,來一個經理級的已是重要人物,現在一來都是至少副總裁。 他相信,到2010年,海輝的員工可以增長到一萬人。博彥CEO王斌也同樣樂觀,他認為博彥的員工數量在三五年內“有機會成長到一兩萬人。”這個數字現在是1800人。 “游擊隊”與正規軍 不過,就銷售額而言,現階段中國還只是印度十年前的水平。 印度的軟件外包在十年前已經突破10億美元,2005年是133億美元,而中國只有9.2億美元;盡管過去一年中國軟件外包業的增長幅度高達45.3%,而且有預測認為中國有可能在2010年超過70億美元。上述預測能否變成現實,還需要看中國企業是否能爆發出更強的增長能力。 在對歐美軟件外包市場,印度已經做了20年,“軟件外包”幾乎成了印度這個國家的代名詞。
標簽:西藏 錫林郭勒盟 延安 包頭 商洛 萊蕪 寧德 宿遷
上一篇:呼叫中心對客戶價值的追逐
下一篇:訪維音數碼中國區總經理劉千里先生-忠誠、敬業、專業,成就出色團隊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