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晚,東軟集團(SH:600718)發布重大事項暨停牌公告,擬與大連華信通過合并方式進行重大資產重組。這個事件震動了整個國內外包行業——另一家國內排名前十位的外包公司,其數位高層幾乎徹夜未眠——在此之前,大連華信曾經找他們討論過合并的可能,由于種種原因沒有談成,最終讓東軟捷足先登。
如果合并最終達成,這將會從根本上改變國內外包市場的競爭格局。根據賽迪顧問2008年1月發布的報告,東軟和華信分別位居2007年中國軟件外包服務商的第一和第二。東軟和華信合并后,市場份額將高達11.35%,是排名第三的中訊軟件(HK:0299)的3.2倍。
“按照前一段時間的發展趨勢,我們本來還是有希望在外包領域追上東軟的,現在看起來已經不可能了。”那位與華信擦肩而過的國內外包公司高層感嘆道。
行業進入整合期
一般來說,當整個行業仍然高速增長的時候,行業內的所有公司都會忙于自身的發展,根本無暇進行大規模的并購。行業發展速度減緩之時,也就是大規模并購到來之際,外包行業也不例外。
從2005年開始,海外強勁的外包需求使得中國外包市場一直處于高速增長的亢奮狀態,連續幾年的增長率均在40%以上,以至于文思信息(NY:VIT)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淑寧就曾經頗為感慨地說道:“我們幾家外包公司的老總見面都很得意,今年收入又增長了70%,其實根本談不上什么管理好不好,無非是市場形勢太好了!”
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使得海外訂單大規模地減少,也使得中國外包行業的增長遭遇到了急剎車。IDC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軟件離岸外包市場在2008年第三季度的增長率僅為19.53%。,2008年第四季度的情況恐怕更糟。
中國外包業務有60%以上來自日本市場;與很多人的預測恰好相反,對日外包受到的打擊要大于對歐美外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日本的外包業務大多是對接包方依賴性較弱的應用軟件外包,比較容易轉移回國內。而歐美企業則往往將更為重要的研發部分外包給中國,外包訂單的期限也更長一些。這種微妙的不同其實可以從兩家面向不同市場的外包公司的業績中反映出來:2008年上半年,中訊軟件的營業額僅僅增長了26.7%,它的88.8%的收入來自日本市場;而2008年前3個季度,文思信息的凈營收則增長了53.3%,其來自美國市場的比例為52.5%;要知道,第3季度的情況要比上半年糟糕得多。
在2007年對日業務占據了78.67%的華信也飽受金融危機的傷害。2008年4月29日,華信在國內主板的IPO申請沒有通過證監會發審委的審核,這也是繼2006年海外上市失敗之后華信的又一次折戟。這次失敗使得華信的處境變得頗為艱難。據了解,自此之后華信一直在尋求與其他外包公司合并的機會。
與此同時,作為國內外包領頭羊的東軟也正在積極布局海外市場。由于大部分的營收來自國內市場,相對于純粹依賴海外市場的其他外包公司來說,東軟的情況要好得多。2008年東軟集團整體上市之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積仁曾經表示會尋求并購的機會。
東軟一直堅持兩條腿走路的穩妥路線。在此之前,東軟在離岸外包領域的主要市場也是日本。為了有效分散風險,東軟在今年年初成立了歐洲公司,同時調整了美國公司負責人,以加大在歐美市場的拓展力度。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東軟就忽略了賴以起家的日本市場,而這次與華信的合并其實就是為了鞏固自己在對日外包的領先地位。
對于任何一次并購來說,并購之后的整合都是最難的。據了解,合并消息公布后劉積仁立即啟程前往日本拜訪客戶,消除他們的顧慮。而文思信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淑寧也正在為如何整合收購過來的幾家類型不同的外包公司而煩惱著。其實,更壞的情況也已經出現——有一家排名前十、規模不小的外包公司由于前一段時間不斷收購卻沒有進行有效的整合而陷入了困境。因此,東軟下一步面對的絕非坦途。
追趕印度的腳步
如果這次合并順利完成的話,新公司將擁有將近2萬名員工,成為國內外包領域的航空母艦。但是,與外包行業的“巨人”印度公司相比,差距仍然非常明顯。2007財年,印度最大的外包公司TCS的營收已經達到43億美元,員工人數超過了11萬人,而營收超過10億美元的印度外包公司還有10家以上。而國內最大的外包公司東軟集團一年的營收不過34億人民幣。
要趕上印度人的步伐,必須采取一些超常規的發展模式,其中就包括并購。實際上,印度外包公司之所以發展得如此之快,除了內生性增長之外,并購也是極其重要的手段。例如,TCS在2004年收購了澳大利亞FNS公司以完善其銀行和金融服務外包的產品線;2006年又收購了位于瑞士和法國的TKS Teknosoft公司以進一步增加金融服務能力,同時加快進軍歐洲市場;2008年10月,TCS又宣布以5.05億美元的天價收購了美國花旗集團在印度的外包業務。
從印度外包公司的發展軌跡來看,它們一直在加強自己在金融服務領域的實力,并且試圖進軍更高端的咨詢服務領域。但是,金融危機使得它們最重要的大客戶也就是歐美的大銀行們陷入了虧損的泥沼不能自拔。前不久,印度第四大外包公司Satyam造假賬東窗事發,更使得印度外包業一直良好的信譽受到了嚴重打擊——已經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取消了原來給Satyam等印度公司的訂單。
如果中國企業能夠利用好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順勢而上,中印在外包領域的實力對比就有可能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賽迪顧問預計,到2012年中國軟件外包服務市場將占據全球市場8.4%的份額,而目前這個數字僅為3.5%。到那個時候,中國將會縮小與印度在外包領域的差距。
讓眾多外包企業欣喜萬分的是,外包已經被列為政府重點支持的行業。今年2月2日,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南京雨花軟件園服務外包基地考察了江蘇潤和、文思創新兩家服務外包企業,隨后主持召開了全國服務外包工作座談會。據參加會議的人士回憶,王岐山表示,中國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國,都要發展軟件和服務外包,我們要當仁不讓。2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其中明確地提出要“促進發展服務外包”。
也許過幾年回頭來看,東軟和華信的合并可能會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它預示著中國即將成為外包大國,也預示著中國即將誕生世界級的服務外包公司。聯想進入世界500強、華為進入全球電信設備商前三強,標志著中國的IT制造業已經具備了國際競爭力,這次合并也將預示:我們不僅僅有Made in China,還有Outsourcing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