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新聞網訊:大連有很多城市名片,如“足球名片”、“服裝名片”等,而在大連市市長夏德仁的心目中,最推崇的就是“產業名片”。石油化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造船等傳統產業一直是大連的優勢,而近年來最引人注目的是軟件和服務外包業迅速發展,從1998年至今的10年里,平均每年增長50%以上。
近日,夏德仁市長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連要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在產業規模和綜合實力上,軟件業要達到全球領先城市的水平,使大連真正成為“中國硅谷”。
中國經濟時報:大連除了發展裝備制造等傳統產業外,重點推進的第二大產業是以集成電路和軟件為主的新興產業,在目前受金融危機沖擊、外需市場萎縮的情況下,大連這些產業將如何應對?
夏德仁:盡管遇到金融危機,去年大連的進出口總額仍然增長了23.4%,其中自營出口增長了21%,好于東南沿海的水平;實際利用外資額達到50億美元,主要集中在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作為大連軟件和服務外包業核心功能區的大連高新區軟件銷售收入達到240.8億元,同比增長40%。
一方面我們重點培養集成電路產業,引進英特爾這樣的大企業,同時帶動中小科技企業的發展。加大開拓國際市場的力度,去年12月設立日本東京大連軟件園,為大連軟件園區走出去搭建了平臺,現在有40多家企業入駐。雖然時間很短,但是效果很明顯。
另一方面大連努力適應世界服務外包、軟件外包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趨勢,把國外一些外包業務拿到中國來做。我認為這個行業潛力還是很大的,尤其是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這方面我們可以按照溫家寶總理視察大連時提出的要求,在中國做到第一位。
到2012年,大連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銷售收入爭取達到900億元,出口額達到25億美元左右,使全市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10%以上,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成為大連市的重要支柱產業,同時形成國內最大的軟件和服務外包企業集群和承接能力,產業的綜合成熟度和競爭力實現中國第一。
中國經濟時報:IDC亞太區全球交付指數數據顯示,大連目前的軟件交付指數在全球位居第五,僅次于班加羅爾、馬尼拉、新德里和孟買,而在中國城市中位居上海、北京之前,排名第一。IDC曾大膽預測,5年后大連將在全球交付指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三。大連是如何實現這個局面的?
夏德仁:十年前大連選擇發展軟件產業,走國際化的道路,從軟件外包和服務外包做起,引進了許多創新的要素和大量外商投資企業。目前引進的200多家國外大公司中有40家世界500強公司,他們為大連軟件產業發展帶來了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和創新理念。
全球前十大ITO和BPO服務提供商中,有IBM、埃森哲、畢博、NEC、惠普、甲骨文6家在大連開展外包業務。日本幾乎所有大軟件公司都在大連開展了針對國外客戶的服務外包業務?,F在,國內軟件出口排名前三位的企業東軟、華信、海輝都在大連設有企業;總投資60億美元的大連芯片廠是英特爾在全球第八個、亞洲第一個300毫米晶圓廠,預計在2010年投產。
大連鄰近日本、韓國,這就使得我們擁有了面向日韓發展外包的優勢。若論軟件的研發能力,大連不如北京、上海,但在軟件產業發展的國際化上,大連從一開始就搶占了先機。國際化既是我們的特色,也是我們的優勢。
另外,我們還采取官助民辦的辦法,官助就是在產業規劃、政策引導、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項目推進方面,政府全力以赴推進。民辦就是軟件基地的開發、招商引資、商務配套、對軟件企業的專業化管理,都是由一個獨立的公司按照市場原則來操作。
官助民辦有利于調動企業和政府兩個方面的積極性,讓企業走在前面開發,效果很好。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服務外包業的高速發展,帶動了對人力資源的旺盛需求。人才結構問題是制約我國軟件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一方面軟件專業畢業生求職難,另一方面大部分企業卻招不到合適的軟件人才,您如何看這個問題?
夏德仁:舉個例子,IBM公司來大連后,一張口就要2萬名軟件人才,這讓我們感覺到軟件人才的捉襟見肘。從大連軟件企業現狀看,目前制約企業擴大規模和效益的主要問題就是訂單充裕、人才缺乏。為此,我們將在大連高新區建設安博(大連)軟件與服務外包人才實訓基地?;亟ǔ珊?,每年可培養2萬名合格的軟件與服務外包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