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軟通動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天文近日接受中國日報獨家專訪時介紹:總的來說,金融危機對印度的外包企業影響會比較大,對于中國的服務外包產業來說應該面臨著難得的提升機遇。
“國際金融危機之所以對企業的沖擊最大,就是因為其具有不可預見性。由于不能預見未來的經濟走勢,很多企業開始削減成本,削減成本就要停止投資,或者推遲投資的決定。客戶這種投資的減緩或撤銷,對服務外包企業就會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劉天文介紹說,“但總的說來,對印度外包企業的影響比較大,因為目前印度企業的規模比較大,接的也是大訂單。對中國企業的影響相對微少,因為大項目雖然在減少,客戶迫于成本的壓力,小項目的數量卻在增加,對中國服務外包企業來說,這反而是個機會。”
劉天文同時指出,另一方面原因就是國內的投資在持續增加。隨著中國的戰略地位重要性的凸現,很多外資企業都加大了在中國地區的投入,很多跨國公司也在和軟通動力洽談如何把國外的一些項目轉移到中國來。從行業大背景來看,未來5-8年,服務外包將從低附加值的開發、測試向高附加值的、與客戶結合更為緊密的咨詢、運維、高端BPO(業務流程外包)等業務轉移。中國作為全球服務外包主要承接地,服務外包產業面臨難得的提升機遇。
據悉,軟通動力是在2007年5月正式入駐天津空港保稅區的,成為天津保稅區第一家軟件服務外包企業,被天津市委、市政府列為天津市軟件服務外包重點骨干企業,政府在辦公場地、稅收、自主創新、人才引進與培訓、重大項目落地等方面給予了軟通很大支持。
軟通動力將天津定位為全球交付中心、全球資源培訓中心、BPO運營中心、以及金融咨詢研發中心。目前全球交付中心正在承擔日本某客戶的離岸交付業務、和美國500強企業在國內機構的業務的交付任務。BPO運營中心正在實施美國健康服務外包項目、以及國內業務的BPO運營支持業務。
“歐美是主戰場,將來中國的外包企業要有全球競爭能力,一定要在歐美戰場站住腳。目前我們在歐美的市場拓展不會放緩。即使在目前的市場條件下,我們也仍然看到包括一些世界500強的公司出于平衡的考慮,把一些項目包給中國企業。因此,在歐美市場,我們感覺增長的空間還很大,機會也很多。”劉天文表示。
他同時指出,軟通動力之所以將天津作為戰略發展基地,重要因素之一是天津具有豐富的人才資源。軟通動力將通過培訓,一方面為自己培養和儲備人才,另一方面為天津的軟件服務外包產業培養人才,發揮骨干企業對地區產業的帶動作用。
目前軟通動力和政府在談的一個項目是卡耐基梅隆大學CEI課程的引入。這個項目的意義是讓中國的IT職業培訓能夠和美國的大學職業教育接軌,為軟通動力、乃至為中國培養更多的全球化IT工程師和項目經理,更好地承接歐美外包業務。
“金融危機雖然給中國軟件服務外包產業帶來一定的沖擊,但是,我們看到的是機會大于挑戰。我們公司每年都以100%的速度增長,盡管今年我們調低預期,但公司仍會保持50%以上的增長。金融危機導致我國大學生面臨前所未有的就業壓力,軟通動力在以本身發展為主的同時,注重履行社會責任。今年的具體目標是,培訓3000人,招聘1000人左右。”劉天文透露。(李享 王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