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健網消息(記者 韓曉菲)“高新園區正在組織專門力量著手制定總體規劃,這項工作6月之前就可全面完成。未來的高新園區,其定位不是一個單體的產業園區,而是一座崛起的科技新城。”面對記者對高新園區未來定位的提問,管委會主任欒慶偉的回答擲地有聲。
圖為高新園區管委會及軟件產業樓群。 談到1-4月大連高新產業園區的各項指標,欒主任認為用“逆勢上揚”來說明高新園區年初至今的經濟運行不是空話。記者得到了這樣的一份成績單:截止4月底,高新區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46億元,同比增長47.1%;實際使用外資1.9億美元,同比增長4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4.2億元,同比增長65%。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位居全市前列。 談到金融危機對高新園區企業造成的沖擊,欒主任坦言影響較大,特別是那些中小企業,訂單下滑、外部需求不足是包括軟件服務外包在內的區內企業面臨的最大困難。與此同時,高新園區的招商引資也受到了一定影響。 高新園區落實國家保增長的任務靠什么?在欒主任看來,高新園區雖然遇到了暫時的困難,一時間“增量”似乎略顯不足,內部挖潛去尋找“增量”是當下的權宜之策。 高新園區成立于91年7月,從成立之日起,歷屆管委會領導班子都把發展產業、吸引項目作為工作中心,18年來高新園區配套的基礎設施及環境建設歷史欠賬已經愈積愈多。而2013年僅軟件服務人才就將突破20萬的高新園區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和完備的基礎設施配套。 “經濟危機下生產要素成本較低,這個時期進行固定資產的投入,對基礎設施大干快上,是非常劃算的”,欒慶偉主任認為,“高新園區要抓住國家現行的積極財政政策良好契機,把能融到的資金要及時融到手,2年后等到經濟復蘇的時候,高新園區將會‘要房有房、要地有地’,為下一輪高速發展創造良好基礎和條件”。
圖為高新園區區域圖。 高新區今年已確定固定資產投資確保完成183億元、同比增長不低于30%的任務目標。今年已確定重點區域內的基礎設施和配套環境建設總投資將超過100億元,包括河口國際軟件園生活配套區、小平島住宅、廟嶺改造、污水處理廠、道路建設等項目;產業化項目總投資近70億元,包括大連·天地軟件園、騰飛軟件園三期、韓國STX研發設計中心、巨能LED生產基地建設等項目。 最近,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該區又對固定資產項目進一步梳理,包括搬遷改造、開發建設和土地儲備等,近期我們將陸續啟動大連理工大學西門改造、華信軟件園、鮑魚肚的土地儲備等項目的實施,落實大學周邊環境綜合整治等一批辦實事項目。同時,以“一帶兩區”(旅順南路景觀帶、核心區和拓展區)為主線,按照大連市中心城區的標準,加大城市建設和管理力度,將旅順南路軟件產業帶打造成大連西部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加快建設一流城區。 欒主任透露,海事大學一進入高新園區的道路一側,不久的將來將會聳起三棟超高層建筑,每一個進入高新園區的人都會在視覺上被那三棟150米高的建筑所沖擊,那是代表高新園區的高度,未來的高新園區要建成硅谷一樣的科技新城! |
責編:金波 來源:大連天健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