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下半年這場席卷全行業的經濟危機,也許會持續至少18個月,不過人力資源外包(HRO)服務卻面臨新的發展機遇。”
國內第一家得到風險投資的人力資源集成方案供應商——CDP總裁王煒觀察到,雖然市場情況變壞,但一些企業,比如大型跨國企業、大型金融機構反而逆勢將人力資源外包出來,目的便是提升人力資源的管理效率。
自2004年創立以來,CDP的成長速度可謂業內一枝獨秀,2006年業績提高了700%,2007年和2008年環比又分別增長了300%和近200%。
“雖然經濟危機中有些客戶大幅裁員,提出削減服務費用、降低薪酬和服務轉型等要求,但2009年業績翻一番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王煒說。
難以想象的是,盡管外包服務模式已經在成熟的市場上證明可行,比如在美國就有7家提供類似服務的公司已經上市。但在中國,2004年以前,人力資源領域既不流行外包,也不流行吸引風投,國內市場上根本沒有一家真正意義上的人力資源外包服務機構。
的確,不同性質的企業,計薪方式不同、福利待遇內容不同、保險范疇也不同;兩家同一個城市的企業,也會因為所屬不同開發區而有著不同的薪酬福利的計算方式,但如果有一個平臺,能通過與企業原有的信息化系統對接,每到結算時間,系統將自動計算出當月的員工薪酬福利,整個過程無需人工,即便是上萬人的企業,也能夠應付自如。
當時王煒還是亞盛科技投資基金(Ascend Venture Partner)合伙人,在對HRO這個行業做了無數次的分析之后,他發現,這雖然是個效率低下的行業,但背后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如果能把IT行業里先進的技術手段引入到其中進行快速的整合,再與現有的市場需求相結合,就能商機無限。
從投資人角度,王煒認為創業企業需要滿足三個條件才能吸引風險投資人的注意。首先,要有被證明過的好的商業模式,即人力資源外包服務;其次,要有一個其他企業難以進入的門檻,即一個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整合平臺;最后,要有優秀而有執行力的團隊,而CDP就是王煒眼中的最佳候選者。
2004年9月,CDP創立沒多久后就進行了第一輪100萬美元的融資,其天使投資人中就包括Intel的創始人Ralph Ungermann。2006年10月,CDP又進行了第二輪1000萬美元的融資,這一次出手的都是一些在人力資源領域經驗老到的戰略投資人:歐洲最老牌的產業控股基金之Investor AB、FAV(富達國際)以及住友商事亞洲資本。
王煒認為,CDP至少從四個方面吸引著投資人。首先是人力資源外包服務行業本身的高速成長性。其次,中國市場可能成為將來全球人力資源外包服務的一個世界級中心。第三,CDP本身的外包服務模式已經在成熟的歐美市場上證明為可行,而且與SAP人力資源解決方案平臺合作,開發出了自己的本地化流程。第四,CDP本身所具有的優勢和渠道。僅僅經過4年的發展,就已經是很多世界知名咨詢機構、世界級軟件公司等的合作伙伴,目前服務的員工總量超過了20萬名。
王煒坦言,現在CDP面臨的最大挑戰在于,如何結合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加強技術人員和服務人員更強的應對和應變能力,在提供傳統服務的基礎上,針對客戶的新需求,更新產品和服務。
“我們碰到過所有新興公司碰到過的困難。”王煒說,客戶資源缺乏、資金不足、市場認知度不夠、專業人員需要培養、客戶群體需要培養等等,在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一邊積累經驗,一邊廣泛聽取意見,把世界級的人力資源系統處理平臺,和本土人力資源標準流程、最佳實踐相結合,為客戶服務提供了堅實后盾;此外,與合作伙伴的技術和商業合作,以及來自戰略投資人的商業推薦機會,都是克服困難的方法。
“我們4年里服務了20多萬名員工,這在中國外包服務的歷史上幾乎是不可想象的。”王煒說,CDP今年可能會做一些橫向的行業整合,可能會更注重練內功,把企業自身的服務和產品都進行全面的完善,在即將到來的經濟復蘇期爭取更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