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本報蘇州5月22日專電15年開發建設取得高速、高質、高效發展成就的蘇州工業園區,正在積極開展“實踐科學發展,塑造國際品牌”活動,在總結15年開發建設成功經驗、立足新起點再謀新跨越中,把加快打造科技“新硅谷”,作為提高科學發展水平的一項重要工作。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日前在南京大學作《金融危機下的中國機遇》專題報告時認為,要實現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必須具備幾個條件,其中最核心的是四個要素:科技人才、創業精神、資本和前三者的結合機制。祁斌說,中國從來都不缺乏科技人才,而是缺乏一個能讓他們能充分發揮潛能的機制。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在中國隨處可見,這也是中國市場經濟滾滾向前發展的動力。中國也不缺乏資本,真正缺乏的是一種資本與科技的有效結合機制。祁斌提出的四個核心要素,蘇州工業園區齊備。祁斌認為所缺乏的機制因素,正是蘇州工業園區的強項,成為蘇州工業園區打造科技“新硅谷”的最大優勢。科技創新取得顯著成效記者曾在江蘇聽到一位權威人士說,江蘇的科技創新看蘇州,蘇州的科技創新看園區。2004年前后,蘇州工業園區進入轉型提升發展階段,開啟了科技創新跨越新征途。園區已建設了獨墅湖科教創新區、國際科技園、中新生態科技城、生物納米園、創意產業園、創意泵站、沙湖動漫城和綜合保稅區等科技創新載體,擬建的載體面積超過300萬平方米,已建成150平方米;形成了9個國家級產業基地;由政府投資先后建成了18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國家納米技術國際創新園等國家級重點創新工程正加快推進;一批科技創新型企業迅速成長。近年來,蘇州工業園區注重發揮中新合作優勢,不斷優化利用外資結構,促進產業層次升級,加快主導產業向高增值階段轉型,促進資源要素向高效益領域集中,鼓勵企業“大腦”在園區、“核心技術”在園區、“高中端工藝”在園區。目前,園區已集聚各類研發機構131個。近3年園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每年分別提高約2個百分點。光電、半導體、汽車及航空零部件等支柱產業成集群發展態勢,軟件、納米、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快速成長,芯片和大型客車產能位居全國前列,離岸外包產值接近全國的1/10,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已經成為推動園區新一輪發展的雙引擎。政策機制激勵創新潛能創建于2007年8月蘇州吉瑪基因藥物科技有限公司,由4名海歸學者組成創業團隊。短短1年多時間,公司已擁有一條從關鍵原料到原料藥合成的上下游貫通的RNA干擾藥物產業鏈;擁有RNA干擾技術的關鍵原料——RNA單體合成的專有技術,是國內唯一、全球僅有的4家主要供應商之一;擁有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小干擾核酸合成技術,是國內最大的小干擾核酸生產商,產品占據國內60%以上的市場份額并進軍國際市場。蘇州吉瑪的目標是成為國內最大、國際知名,集RNA干擾藥物和基因診斷試劑研發、生產于一體的基因制藥企業。園區的政策機制,激發了吉瑪創業團隊的創新活力。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佩琢博士入選蘇州工業園區首批科技領軍人才創業工程、江蘇省第二批引進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計劃,公司獲得2008年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支持。據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局局長張東馳介紹,2007年園區出臺兩大政策,一是作為共建基金而設立的創投資本的跟進與補貼政策,二是領軍人才鼓勵政策。包括十大政策:項目啟動資金(啟動資金一次性資助可達100萬元)、風險創業投資(可達500萬元)、跟進風險投資(150萬元)、項目貸款擔保、統貸平臺支持(100-200萬元)。領軍人才還可同時享受項目資金配套、研發用房補貼(三年免租)、租用住房補貼(三年免租),購買住房補貼、家屬子女安置五方面的關照。去年,園區35個領軍人才,一般都能在起步拿到1000萬元的支持。項目比較成熟以后,通過江蘇省重大技術成果轉化工程(專項資金)來進行支持,一般能申請到1000萬元左右,園區再進行1:0.5配套支持。創投實現資本與科技有效結合2007年9月成立的蘇州創投集團,注冊資本30億元,是蘇州工業園區高科技產業的投融資平臺。總裁林向紅介紹,蘇州創投圍繞園區在高新技術產業和產業升級的過程中,通過市場化的股權投資來實現政府的目標。目前園區好的高科技企業,特別是近兩年拿到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重大專項的企業,50%以上都是該集團投資的,生物納米科技園內的1/3企業拿到了該集團的貸款或者風險投資,在推動園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集團通過投資一些服務業企業,在推進園區產業結構轉型過程中也發揮了積極作用。蘇州創投在服務過程中也打造了自己的管理品牌,目前集團的資產規模66億元,管理的資產和經營的規模超過100億元,參股設立的基金24.8億元。蘇州工業園區政府對科技創新的投入逐年大幅度增加,科技局管理的科技發展資金近5億元。為鼓勵海內外創投公司進入園區,園區政府對入園企業的創投資本按百分比跟進配額資金,并提供若干年的創投資金利息補貼。政府和創投資本一起投資,是為了分擔風險,出現損失首先由政府資本來承擔,然后才是創投資本,最后才是創業人士。目前,園區已經形成了規模比較大的創業投資的產業集群,為科技創新提供了強大的資本支持。政府服務營造創新新優勢蘇州工業園區2006年設立科技招商中心引進科技項目,主要包括科技含量高的民營企業、留學生創業企業和外資研發機構,目前,引進的服務外包項目已超過制造業項目。金融危機以后,園區各部門大量走訪企業,主動提供服務。科技企業、研發企業面對如何爭取到銀行的貸款和政府資金的支持;如何尋找到合作伙伴,得到技術支持;如何尋找合適的市場等,對政府服務要求更高一些。張東馳透露,為了滿足科技企業對政府服務的更高需求,園區考慮在科教創新區設立科技創新一站式服務中心,專門面向科技企業和傳統企業的研發部分。另據了解,“建設研發中心和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效應突出的科技示范區”,也已列入下階段蘇州工業園區借鑒新加坡經驗的工作計劃。(朱金龍李苑)
標簽:無錫 柳州 哈密 咸陽 滁州 齊齊哈爾 吉安 萍鄉
上一篇:首家印度獨資服務外包企業落戶錫城
下一篇:高新區與大連#8226;天地軟件園簽署合建協議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