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山東頻道5月29日電 今年以來,山東省煙臺市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以突破發展服務業作為"保增長、擴內需"的重要抓手,突出重點、抓住關鍵、聚集要素、全力突破,著力提升服務業整體發展水平,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一季度,全市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58.2億元,增長8.3%;提供地方稅收18億元,占全部地方稅收的47.3%,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
一、在發揮優勢、做大總量上突破,提升服務業發展實力。重點抓好三大優勢服務業:一是商貿業。充分發揮毗鄰日韓,連接東北老工業基地與長三角、珠三角的區位優勢,著力培育區域性大型市場,重點推進三站新區建設和汽車交易市場整合,啟動芝罘水產品批發市場前期工作。大力開展"消費推進年"和"2009煙臺購物月"活動,加強城鄉商貿設施和流通服務網絡建設。一季度,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98.5億元,增長18.2%,全市1860多家商貿流通企業實現零售額同比增長超過20%,德國最大的麥德龍超市確定入駐煙臺。深入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全面推進"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工作,全市"家電下鄉"補貼品種由去年的3類20個品牌增加到10類290多個品牌,一季度銷售"家電下鄉"產品5.78萬臺(件),同比增長198.2%,銷售額7750萬元。二是物流業。加快煙臺港西港區、芝罘灣港區三突堤、龍口港區、萊州港、龍煙鐵路、藍煙鐵路電氣化改造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推進青煙榮城際鐵路、潮水國際機場、中韓鐵路輪渡等項目。加快推進煙臺港、龍口港、萊州港等六大物流園區的規劃建設。集中培育壯大交運、海通、北明等重點物流企業,引進知名第三方物流公司,推動全市物流業上檔次、上水平。專門制定出臺了《關于解決煙臺海運物流瓶頸培育遠洋集裝箱航線的若干意見》,鼓勵扶持煙臺港集裝箱航線發展,解決煙臺港口物流發展的瓶頸。三是旅游業。以國家開展"2009中國生態旅游年"活動為契機,著力搞好旅游營銷和市場開發。全力辦好中國北方旅游交易會,加強與日韓、港澳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高端客戶市場的互動,策劃推出一批具有煙臺地方特色、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旅游項目。加快推進大南山生態園、旅游大世界、地質博物館、雨岱山漁人碼頭等重點景區和旅游項目的建設,完善提升"蓬長龍"旅游強勢板塊,打造旅游新亮點。一季度,全市接待海內外游客455萬人次,同比增長12.69%,實現旅游收入50億元,增長15.63%。
二、在調整結構、提升層次上突破,深挖服務業發展潛力。主要發展服務外包、金融商務、文化創意等高端和新興服務業。服務外包,重點加快軟件園和相關基地建設,依托中金數據備份中心、華東電子、創跡軟件等優勢企業,大力發展面向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服務外包業務,培育名牌服務外包產品和軟件產品。積極引進一批為世界500強配套服務的外包企業,不斷擴大外包市場份額,爭取服務外包走在全省前列。一季度,全市有24家企業通過商務部服務外包業務審核,軟件及服務外包企業達到200多家,其中3家企業通過CMM3資質認證,全市服務外包從業人數近6000人;日本創跡軟件、韓國大宇信息、英國RDC及北京克萊特等國內外知名服務外包公司紛紛落戶煙臺,全市軟件產業實現技工貿總收入11億元。金融商務,積極吸引外來金融機構進駐,提升服務層次和能力;鼓勵煙臺地方性金融機構加快業務創新、引進戰略投資者,實現快速擴張,提高核心競爭力;積極引進知名研發、設計和經濟鑒證類市場中介組織,大力發展商務服務,培育壯大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3月末,全市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859億元,較年初增加226億元,同比多增187億元,是去年全年多增額的5.3倍。文化創意,加快動漫基地等載體的開發建設,吸引更多的企業進駐發展,同時切實搞好總投資12億元的文化中心建設和經營,帶動全市文化產業特別是區域特色文化的大發展。目前,煙臺大劇院、京劇院新院、群眾藝術館新館等文化項目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8月將全面開放。一季度,全市共精心組織了17期書畫作品展覽,參觀群眾1萬余人次;組織專業劇團送戲下鄉36場,觀眾達7萬多人次;舉辦各類綜藝性演出8場,接納觀眾8000余人次,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
三、在增加投入、培植骨干上突破,激發服務業發展活力。繼續安排1000萬元市級服務業引導資金,支持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建設,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到服務業領域。加快推進大南山生態園、振華國際廣場、東和軟件園、中金數據等50個市級重大項目建設,形成全市服務業發展新的支撐點和增長點。一季度,全市完成服務業投資194億元,增長24%,高于全部投資近4個百分點。堅持內育外引并舉,培植骨干企業。一方面加大對現有重點企業的培育力度,繼續實施大公司大集團戰略,重點抓好振華集團、煙臺港集團、恒豐銀行、山東渤海輪渡等50戶市級重點企業,促其發揮優勢、不斷做大做強;另一方面,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借梯上樓,盡快提升發展層次和水平。一季度,全市新批服務業外資項目13個,注冊外資4443萬美元,增長7.6%,實際到帳外資3100萬美元,增長22%。強化對服務業的人才智力支持,加強駐煙高校服務業相關學科建設,加快培養現代服務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制定年度服務業人才培養計劃,加強服務業人員學習培訓;通過舉辦招聘會、開展"求才尋賢萬里行"活動等措施,有針對性地引進服務業人才。一季度,全市共引進各類人才3226人,其中,引進博士24人、碩士158人。
四、在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上突破,增強服務業發展競爭力。重點在三方面打造特色品牌:一是打造特色園區。著眼于引導服務業集聚發展、形成規模優勢和區域品牌,加快服務業特色園區的開發建設,重點抓好海港路中心商貿區、蓬萊旅游度假區、煙臺保稅物流園區、煙臺博覽中心會展區、濱海廣場金融商務區、迎春大街中央商務區等18個服務業重點園區的建設和招商。二是打造特色街區。繼續抓好濱海廣場國際商業步行街、朝陽歷史文化街、齊魯古玩文化街、上夼西路美食街、東方巴黎商業步行街等9條市區特色商業街建設。根據每條特色街區的功能定位,做好規劃布局,加快設施改造和環境亮化美化,研究制定優惠扶持政策,吸引更多企業和商戶入駐。截止3月末,全市特色街區共入駐業戶1500多家,吸納就業人員10400多人;一季度實現銷售收入1.7億元,利稅1158萬元。三是打造特色展會。依托煙臺優越的區位條件、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先進的會展設施,打造區域性會展名城。繼續辦好煙臺國際葡萄酒節等名牌會展,高水平辦好北方旅游交易會和魯臺科技周等經貿活動。同時,著力辦好煙臺動漫藝術節、蓬萊和平頌、棲霞蘋果節、招遠黃金節、萊州石材節、萊陽梨花節、海陽沙雕節等地方特色會展。加強與國際知名會展公司的合作,瞄準國際組織、國家部委和行業協會,爭取更多的展會在煙臺舉辦,凝聚人流物流,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提高煙臺知名度。目前,全市已預定舉辦各類展會60多個,參會人員200萬人。(市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