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政府部門都有自己的信息中心,來進行各自的信息管理。昨天,2009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政策與趨勢發布會上,德勤公司合伙人、中國業務發展執行總監金建提出,政府可以適度將信息管理的工作“外包”給服務企業來完成。
根據2008年聯合國相關會議的統計數定,目前全球服務外包擁有1.5萬億美元的市場,到2010年,很多發達國家的25%的傳統行業都開始面臨著服務外包轉移。金建說,2008年中國的服務外包出口實現的合同執行額達到了47億美元。1.25萬億與47億的對比,向我們描繪了一個“蛋糕很大”的誘人市場。在商務部的相關規劃中,服務外包到2010年要實現100萬的高校畢業生就業,而現在僅吸納了47萬人。
金融危機中,國際市場面臨地方保護、訂單萎縮等問題。外包企業、IT產業如何應對?金建認為,企業首先應該學會改變增長模式。例如要把外包變為“內包”。要大力培育內包服務的市場,尤其是政府部門的外包,比如人口調查、計劃生育等,需要大量的數據庫,需要市場調研,需要專門的人員來處理數據。“各級、各行業的政府部門都建自己的信息中心,處理自己的專屬業務,能不能將這些外包給企業呢? ”
金建說,如果政府將自己的“信息后臺”搬到企業去,就會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當然政府要和企業簽訂保密協議,要守法。 ”金建舉例說,美國亞歷山大州政府就是將駕駛證考核信息管理外包給IBM來做的。
此外,金建提到了高考的“監控外包”。“高考是教育系統最大的工程,龐大的監控工程能否外包給保安公司? ”金建說,現在銀行押運貨幣已經在用專業的服務公司了,高考的保安、監控也具備讓專業公司來承擔的條件。
金建總結政府“外包”的好處:增加就業,將企業培育起來;節省成本,政府是個決策機構,服務功能應該化解給市場,讓企業競爭,去招、投標,擴大內包的含義。 首席記者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