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軟件司昨天發布的《2009中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08年我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規模達到1567.7億元,同比增長41.2%;相關企業數量達到3600家,同比增長約20.0%;從業人員數量達到41萬人,同比增長約36.7%。
高速發展的原因在于“巨大的內需市場”。報告指出,國內業務占總量的77.1%,主要來自三個經濟圈:31.6%的業務來自華東地區;27.1%來自華南地區;18.4%來自華北地區。此外,在國際業務中,來自日本地區的業務量最大,占32.3%;其次為美國,占24.6%;歐洲業務占7.8%。
業務結構也在悄然變化。信息技術、金融、電信業和離散制造對于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的接受程度最高。2008年,來自電信業的比重上升較快,政府和公共事業開始成為新的增長點。
“華道的業務在3年之內翻了100倍以上。即使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華道2008年的業務取得了兩倍以上的增長,預期今年增幅在50%至100%之間。”華道數據總裁楊鵬昨天對記者表示,盡管數據喜人,但是“國內市場可能被印度同行搶走”。華道數據是一家專注金融領域業務流程外包(BPO)的公司。
工信部軟件司司長趙小凡近期曾表示,雖然中國軟件外包產業發展迅速,但行業內并沒有形成“特別具有集聚能力的企業”。
“政府應該支持有明顯的行業專長和核心能力突出的企業,否則國內市場可能被印度同行搶走。”楊鵬建議,“中國應該明確國家級服務外包戰略,而不僅僅是行業和部門服務外包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