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江蘇潤和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紅衛欣喜萬分地從日本回到南京。這次他史無前例地帶回一份為一家日本大型企業提供數億美金軟件服務的長期合作戰略協議。這是日本企業第一次繞過本土發包商直接將大額外包訂單交給境外企業。
在周紅衛喜悅的背后,是服務外包迅猛增長的態勢。據最新統計,1—5月份,我省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129881萬美元,同比增長40.46%。作為我國首批服務外包基地的南京,今年前5個月離岸服務外包合同同比增長高達170%多,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同比增長299%。
南京眾多服務外包企業強力挺進國際服務外包市場,他們的經歷無不透露出強烈的信息——三五年內將會形成新一輪國際服務外包格局,若不全力以赴跨越發展,我們將失去發展服務外包業最好也可能是最后的機會。
從印度“搶”訂單撕裂傳統格局
今年4月,美國一家公司將上百萬美元的路由器解決方案交給南京愛可信公司。此前,美國這家公司一直將軟件外包給印度的軟件企業。
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江蘇潤和美國市場的業務翻了一番?!霸诿绹蛡?名5年工作經驗的軟件工程師,年薪十幾萬美元,在中國可以用7名。”周紅衛介紹,前不久,一家美國客戶決定裁員20%到30%,在節約的800萬美元工資成本中,拿出一部分作為傭金,以服務外包方式把業務交給江蘇潤和。
撕開美國市場,南京誠邁科技的戰略是先取中小企業。公司副總經理楊融介紹,公司主攻市場是美國。今年以來,業務量、銷售額都增長3倍。雖然大訂單業務萎縮到以往的1/10,但來自高科技中小企業訂單增長勢頭迅猛,今年銷售額有望超過400萬美元。
據麥肯錫的調研報告,到2010年,全球服務外包達6000億美元以上,其中歐美占2/3,日本占1/3?!叭毡镜姆胀獍袌鲇蓭状蠓湛偝邪陶紦?,中國企業往往是處于第二、第三包的地位。危機以來,中國企業在日接單量銳減。但另一方面,日本企業開始繞過本土總包商對外直接發包,對中國企業來說,創造了從外包低端走向高端的機會。”周紅衛說,日本服務外包市場只有2%給了中國企業,挖掘空間巨大。我國企業不能僅停留在編程等微笑曲線的中端,要擺脫中間商的控制,走向設計和銷售服務的兩端。
服務外包,“出口轉內銷”的跳板
去年3月才成立的賽特思(南京)網絡科技公司,今年銷售將達3500萬元,明年計劃銷售1.5億。南京賽特思是一家美國獨資公司,其擴張的速度簡直就是國際服務外包市場重新布局的速度。
公司總經理逯利軍介紹,南京賽特思的產品是網絡服務質量的監測和保障系統??粗辛酥袊橇Φ牡统杀緝瀯?,美國投資企業將軟件研發中心放到中國,初衷是在中國研發產品再轉銷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后,美國市場減少,公司決定開拓中國市場?,F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正接近美國。
一場金融危機將軟件服務的“出口轉內銷”提速。逯利軍說,印度的服務外包成本略高于中國。而印度占據了70%以上的美國離岸外包和60%以上的國際服務外包市場。他所熟悉的幾家美國企業高層近期頻頻在中國、印度之間考察選擇新一輪的服務外包布局。他們一致認為,中國的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要領先印度一、二十年,這是中國發展服務外包的優勢。而且,中國本身是對軟件等各種服務需求走旺的巨大市場,不少美國企業已經開始實施先把服務“外包”給中國,再將服務“賣給”中國企業的發展戰略。
“二十年前,中國企業靠賣苦力,以加工貿易參與到世界競爭。今天,中國人要憑智力通過服務外包參加到世界競爭中?!蹦暇┦熊浖k主任黃敖齊說,目前,還沒有出現軟件外企大規模進駐的潮流。但有個新現象,就是國內文思創新、軟通等專事軟件外包的巨頭紛紛從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向其它城市擴張,這其實就是國際軟件外包轉移中國最明顯的跡象。
突破規模瓶頸,機會只在三五年內
危機撕裂了鐵板一塊的服務外包業市場,諸多企業感到,在新一輪布局搶占有利地位,仍困難重重。他們希望各級政府看到服務外包迎來發展機遇,更要看到機遇提出的挑戰。
“2001年后,美國互聯網泡沫破碎,硅谷大量裁員,很多工作被外包,印度抓住了機遇促進了軟件外包的發展。”黃敖齊分析,經過近10年的發展,國際服務外包已經形成歐美市場由印度、愛爾蘭、馬來西亞占據,美洲由墨西哥主導,日本面向中國和東南亞發包的市場格局。要重新布局,面臨規模、人才等方方面面的挑戰。
“根據國際大型外包項目的操作經驗,一般達到3500—4000人的規模才能夠拿到大項目。而印度軟件企業則動輒上萬人的規模。”周紅衛說,我國服務外包企業規模偏小,數百人的企業在我省已是較大規模軟件外包企業。他認為,資本運作是企業跨越發展的途徑。“國內的幾大外包巨頭都是通過上市等資本運作形式實現快速擴張,更多的企業要成長,資本運作是繞不過去的一道檻?!敝芗t衛說,三五年內國際服務外包新格局就會形成,若不搶在這幾年內縮短與印度等國的距離挺進國際市場,就會永遠失去發展的好機會。
除了為量的擴張帶來便利,企業期待資本運作幫助實現質的飛躍。南京一家海外上市軟件企業為美國客戶提供現場軟件外包服務,客戶需要幾十名軟件工程師,結果在上百名人選中只挑中兩名。兼并國外公司,利用現成的銷售渠道和人才,江蘇省已有企業邁出了這一步。但要繞過中間商直接為境外企業提供外包服務,對更多企業來說還任重道遠。(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