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報業網訊昨日的南京國際博覽中心匯集了全球的智慧。第二屆中國國際服務外包合作大會主題論壇上,世界知名咨詢管理機構和服務外包行業精英,在兩個半小時的發言中貢獻了各自的思考和判斷。透過如甘霖般的智者之聲,仿佛能看到趕往國際市場的中國服務外包企業加快的步伐。
中國有出色的政府支持
【法國凱捷集團大中華區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RudiDepaepe】在亞洲雖然越南等國家工資水平比中國還低,但中國在發展服務外包的基礎設施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在中國發展服務外包有一個突出的好處就是政府扶持,減免稅收,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凱捷設在昆山的中心,由政府負責蓋樓,政府幫助招兵買馬,企業免去了很多后顧之憂。凱捷的一些客戶都提出要把服務轉移到中國來。
服務外包是垂直鏈的細分,與制造業轉移很不相同
【加拿大IT資深人協會主席及董事總經理管煉】制造業的轉移是產業鏈方向的細化細分,而服務外包是垂直鏈的細化細分,兩者很不相同。要意識到服務外包與制造業轉移的差距。服務外包的責權利很難劃分得很清楚,所以雙方的溝通和交流變得非常重要,幾乎發生在所有層面所有環節。同時,我們要意識到,價格不是唯一因素,接包方要超越為客戶降低成本的唯一考量,思考如何為客戶提升價值。另外,在顧客地區建立市場觸角和服務渠道非常重要,客戶需要抓起一個電話就能打給你,需要及時聽到對問題的反饋。
中國企業要在世界面前樹立自身品牌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全球合伙人EgidioZarrella】危機發生以來,中國有機會重新審視服務外包。印度的品牌宣傳做得很好,一些跨國公司的高層,他們至少知道印度的10個城市,但問及中國,他們只知道兩個城市,北京,上海。中國的城市需要在全球宣傳那些美好的故事,悠久的文化,獨特的個性。中國企業若要向海外直接接包,就要在世界面前樹立企業自身品牌。
服務外包產業鏈上,環節越往上所受沖擊越小
【加拿大TELUS International公司董事長EngBoonLau】國際發包市場有幾大趨勢,需引起中國企業的關注。一是客戶想整合供應商,供應商越少越好,這樣能減少管理運營成本。所以中國企業要做大做強;第二BPO(業務流程外包)比ITO(軟件外包)有更好的發展。半年前美國一家企業裁員1萬人,但BPO項目卻不減反增。第三,在服務外包產業鏈上,越往上的環節所受沖擊越小,接包企業必須向上整合,現在中國的一些企業在這個方面剛剛起步。
衰退之時正是領軍企業出現之際
【麥肯錫管理咨詢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彭壯壯】危機為服務外包產業帶來機遇。機遇有幾層含義,雖然有些行業在產生衰退,但對服務外包產業可能正是發展的機遇;雖然在一些國家和地域在產生衰退,但對中國來講可能是機遇;雖然有一些傳統的業務模式產生衰退,但新的業務發展模式可能有更大的發展機遇。
把握歷史機遇。衰退時期正是新的行業領軍者出現之時,2001年互聯網泡沫消滅,衰退之后領軍企業有四成在衰退前并不是領軍企業,這些企業正是抓住了衰退時的機會為自己創造了跨越發展的機會。現在,對企業、國家來講都是要抓住的戰略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