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6日訊 哈爾濱市政府15日出臺《哈爾濱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哈爾濱市將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門檻,推出多項扶持政策,重點打造十大領域新興服務業,構建增值高、就業廣、功能全的現代服務業體系。
法律不禁止就可以進入
《意見》規定,哈爾濱市將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條件,允許各類投資主體進入除國家法律、法規禁止進入以外的服務業領域,鼓勵、支持私營企業參與公用事業、基礎設施、文化和旅游等領域的投資。企業登記注冊時,各部門一律不得設置法律法規外的前置性審批事項。
認定著名商標給予獎勵
《意見》規定,對新認定的國家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中華老字號的服務產品,申請省政府給予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的省著名商標、名牌產品和龍江老字號服務企業,市政府給予一次性獎勵。對取得國際資質認證的服務外包企業給予實際認證費用50%的財政補貼;內外金融機構在群力金融商務區新購地建設自用辦公、營業用房,按照建筑面積大小,給予不同程度的補貼。其中,新購置自用辦公、營業用房1000平方米以上的,按照每平方米300元給予一次性補貼。
行政事業費按下限收取
《意見》規定,對服務企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凡收費標準有上下限幅度規定的,一律按下限收取。對下崗職工、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從事服務業的給予小額擔保貸款扶持;對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離岸服務外包收入免征營業稅。
確定十大重點發展領域
《意見》同時明確了哈爾濱市十大重點發展領域:
金融服務業
不斷拓寬哈爾濱銀行業務范圍,發展駐外分支機構;組建金融租賃公司等金融機構;吸引國內外證券、保險、基金管理和信托投資公司在哈設立分支機構;加強對企業境內外上市指導,探索實施對俄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
商貿流通業
構建中央大街、果戈里大街和靖宇大街3個市級商業中心,建設專業商業街,吸引國際性品牌經營入駐哈爾濱;建設以哈爾濱內陸港為依托,面向俄羅斯的東北亞物流樞紐中心,搭建全國對俄經貿平臺;加快實施“哈牡綏東對俄貿易加工區”哈爾濱段建設等。
服務外包業
積極拓展面向日本、韓國、美國和歐洲市場的離岸外包業。發展應用軟件開發與服務等業務流程外包業務,鼓勵與國際、國內服務外包企業合作,逐步形成服務外包產業集團。
旅游業
以冰雪旅游品牌為龍頭,打造“冰城夏都”特色旅游區,發展生態旅游、避暑旅游、鄉村游和休閑游、中俄邊境旅游,推進太陽島風景名勝區等重點旅游景區建設,加快基礎設施和配套項目建設,構建區域旅游集散網絡體系。
會展業
培育節慶、會議、展覽、競賽和文化演出等品牌,吸引國內外知名會展公司和會展機構落戶,舉辦區域性會議和展覽,進行跨地區、跨部門的戰略重組,組建多元化會展公司。
文化創意產業
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打造報業出版業品牌,把哈報集團發展成為全國省會城市規模和實力最強的報業企業。組建圖書出版集團。加快發展動漫產業,推進哈爾濱新媒體發展基地和哈爾濱創意產業園建設。
房地產業
以增加居民住宅有效供給為重點,控制高檔商品房,大力發展普通商品住房,適量建設經濟適用住房,推進城區危房棚戶區拆遷改造。加快以群力、松北、哈西、利民等為重點的新區開發建設。健全廉租住房制度,為低收入群體提供住房保障。提高物業管理行業整體服務水平。
中介服務業
積極發展技術服務、經濟鑒證等中介服務,強化資質認定、行業自律和監督管理,制定完善規章制度。
社區服務業
以社會福利服務、便民利民服務和社會保障服務等社區服務為發展重點,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民眾參與積極、服務種類齊全的社區服務網絡。
為農服務體系
建立和完善以農業生產銷售服務、科技服務、信息服務和金融服務為主體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農村生活服務體系建設。改善農村基礎條件,發展農村生活服務業,提高農民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