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8月17日電(記者 陳夢陽)年初至今,Sun中國開發技術中心、美國AMD嵌入式軟件研發中心等世界500強軟件項目先后落戶沈陽渾南新區,加之以前落戶的荷蘭飛利浦、德國SAP、美國英特爾、日本東芝等軟件項目,目前沈陽渾南新區里世界500強軟件項目已達到10家,遼寧正成為中國軟件產業發展最迅速的地區之一。
海關數據顯示,在不少產業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而步履維艱的時候,遼寧軟件業卻逆風飛揚。今年上半年,遼寧省軟件出口1.9億美元,同比增長31.6%,占全國軟件出口的約三成,居全國第2位,且與排在首位的北京的差距由一季度的0.5億美元縮減到0.1億美元。
以東軟集團為代表的一批本土軟件企業成為遼寧軟件產業發展的領頭羊。由沈陽東軟醫療系統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泌尿計算機智能輔助產品UroCARE1.0今年初正式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注冊和歐盟CE認證,可以正式為美國和歐盟等高端的泌尿專科醫療機構提供專業的輔助診斷服務。這是中國首個通過美國FDA注冊的醫療影像軟件。目前,該產品已經在數十家美國泌尿診所廣泛試用,并作為創新型產品獲得了多項國際技術專利。
在今年初舉行的2008中國軟件出口(外包)排行榜發布會上,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位居2008中國軟件出口和外包兩榜榜首,大連市政府和沈陽市政府榮獲2008中國軟件和服務外包政府推進獎。
軟件業的發展主要依靠人才,目前,遼寧已成為中國軟件人才最集中的省份。僅在大連,就有5所軟件學院,大連理工大學軟件學院和東軟信息學院分別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示范性軟件學院和獨立軟件學院,全市高等院校軟件相關專業在校生已達5萬人。與此同時,全市活躍著100余家軟件人才社會培訓機構,年培訓能力近1萬人次。
短短10年時間,大連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由一個銷售收入僅僅2億元,出口額為數百萬美元的小產業,一躍成為銷售收入總額突破300億元,出口額突破10億美元的支柱性大產業,快速成長為一個與美國硅谷、印度班加羅爾、愛爾蘭都柏林等齊名的全球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發展集中區。大連市提出,要打造全球軟件和服務外包新領軍城市”,2008年12月,大連在日本東京設立了中國第一家海外軟件園,邁出了走向國際的又一重要步伐。
2005年8月1日,遼寧省多個政府部門聯合出臺了扶持軟件企業發展的政策,從財政、稅收、科技成果申報、項目立項、出口等多方面對軟件企業進行扶持。這一政策在隨后幾年間產生了積極效果,幾年來,遼寧省軟件產業銷售收入每年都以30%以上速度增長,遠遠超出同期全省GDP的增長速度。在軟件業發展迅速的大連市,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已超過4%,且呈持續增長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