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視野”實施集約化布局
上海的呼叫中心產業亟須進行集聚化、產業化發展。目前全市IT外包業務的分布較為散亂,沒有一個專業配套的呼叫產業發展基地,難以形成產業鏈,制約了產業的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從全國范圍來看,呼叫產業的競爭也在升級,如果沒有更好的謀劃和準備,極容易陷入同質化的競爭。從已有的信息來看,北京密云已在建設8萬個席位的呼叫產業基地,浙江湖州、江蘇揚州也分別在建設占地600畝和3700多畝的呼叫產業基地。上海必須推出相關措施,一要集約,二要錯位,加快發展,避免在產業發展環節上形成缺位。
上海在新一輪城市轉型中,突出了一個思考,就是上海的發展布局要從600平方公里中心城區擴展到6000平方公里的整體市域來謀劃。這樣上海產業結構調整的回旋空間就更大了。此次上海市呼叫中心產業基地選址在近郊寶山,這是上海中心城區功能的延伸區與拓展區,交通通達性在郊區范圍內相對較好,有利于員工的集散。這里正在形成一批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功能區,積極形成服務外包特色產業帶,為呼叫中心產業的發展提供支撐。初步規劃是:以一個示范園為啟動區,立足上海、面向長三角、輻射全國,形成占地超過2000畝、席位規模達到10萬個、帶動相關產值250億元的呼叫中心產業示范基地。
據國外的相關產業發展經驗,近郊地區是城市發展呼叫中心產業的較為理想的布局區域。寶山緊鄰上海中心城區,距離適中,但比市中心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辦公租金成本僅為市區甲級寫字樓的十分之一至六分之一,人力成本、運營成本也比較低,而區域環境和公共服務配套較為齊全。
據寶山區政府相關部門的專家測算,呼叫中心產業可以形成相對穩定的稅源,一般每月一個席位的經營額在3萬元左右,全年在40萬元左右。按照呼叫類企業征收約4%營業稅計,一個席位一年的稅收約為1.6萬元,10萬個席位的稅收就為16億元。另外,一個席位可以帶動上下游配套服務企業10倍產值的產生。還有利于帶動地區的就業,根據呼叫中心產業勞動密集型的特點,一個席位可以平均為2.5人提供就業崗位。
打造上中下游產業鏈配套的資源整合體系
根據相關的規劃,上海呼叫中心產業基地的建設,將借助上海在人才、技術、信息、市場等方面的優勢,打造一條上中下游產業鏈配套完善的產業體系,包括技術及設備提供、系統集成、外包運營、呼叫中心建設、運營管理咨詢、呼叫中心席位培訓等各個環節,讓企業享受到整合服務,打造上海呼叫產業的孵化平臺、承載平臺、集聚平臺和資源平臺。
目前,上海呼叫中心產業基地的示范園區正與電信運營商展開合作,后者將依托其強大的通訊網絡資源,整合傳輸網絡、通信業務、運行維護服務及信息支撐等資源,向園區提供一站式業務受理、業務開通、全天候運營服務、故障受理及處理等服務。基地首先計劃設立200個席位的呼叫實訓中心,通過實訓為呼叫中心企業提供專業化、定制化人才,減少了企業的內部培訓成本,確保能夠持續提供高素質的呼叫員。基地還將建立大學生見習基地,并根據新建型、擴展型、遷移型、外包型呼叫中心的不同需求,結合席位租賃,提供各項個性化服務。
據悉,上海呼叫產業基地近期將培育三大創新性的平臺:一是與上海工業旅游促進中心合作,整合商務考察資源,建設上海市商務考察呼叫平臺;二是與上海市老年產業服務中心合作,建設上海老年產業呼叫中心,為廣大老年人提供集成式服務平臺;三是與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合作,并結合電信運營商的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平臺,建設中小企業呼叫平臺,幫助中小企業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