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曹石巖 通訊員 孫勝山 焦真伍)把兩區”建設作為提升區域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戰略機遇,經區發揮優勢、突出重點,提出做大船舶及配件、新能源等藍色”產業,推動電子信息、新材料、裝備制造等產業向高端”集結,加快構筑特色鮮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藍色經濟體系和高端產業聚集區,領跑區域經濟新發展。
經區認為,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是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做出的重要部署,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經區作為威海兩區”建設的重要一極,區位優勢獨特,產業優勢突出,發展前景明晰。為此,經區廣泛調研、科學決策,著力在布局規劃、優勢產業、科技創新和支撐體系建設等方面實現突破,努力領跑區域經濟新發展。依托區位和資源優勢,經區提出,爭取到2012年,以海洋資源為重點的藍色經濟增加值占GDP的70%以上,高端產業增加值占GDP的60%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50%以上。
打造藍色經濟區”,立足區位和產業優勢,經區把船舶修造業、濱海旅游和新能源產業作為領跑區域經濟的突破口。他們提出以造船總裝化、配套本地化、服務社會化”為方向,加快推進骨干造船企業從單一造船向造船和自主研發并舉轉變,大力發展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船型,形成造修船、船舶配套、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協調發展的新型船舶工業體系。同時,積極培育和扶持骨干配套企業,形成船舶產業鏈條和配套產業集群。發揮臨港物流、保稅物流、公路物流等優勢,加快建設現代物流集散中心和高端商貿中心。加快發展信息技術外包業務和業務流程外包業務,推進服務外包聚集區建設,打造韓國人創業消費居住文化中心。充分利用海岸線長、地質構造穩定、站址良好等優勢,有序開發建設風能、太陽能發電項目,推進臨海新能源產業發展。充分利用特色農副產品優勢,積極發展無花果綜合加工業,重點發展海洋食品、海洋藥品和海洋保健品。
在建設高端產業聚集區上,經區重點抓好電子信息、新材料、裝備制造等產業的延伸和提升。電子信息加工業重點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進一步優化提升集成電路設計及封裝產品、通信設備產品、汽車電子零部件和新型元器件產品四大類優勢產品,重點發展新材料產業。加快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高端技術開發,加快促進生物技術創新與產業化。以通用及專用設備制造業為主攻方向,集中突破一批核心技術,提高裝備自主化水平。以華東數控、華東重工、百圣源等企業為主體,加快大型數控龍門車銑鏜復合機床以及用于風電、核電、火電設備加工的重型數控機床等重型數控裝備生產等。汽車及零部件制造業集中突破關鍵技術,加快推進技術改造,打造汽車工業新的競爭優勢。
經區將全面強化兩區”建設的保障機制。在科技支撐方面,進一步加大科技經費投入,探索建立高端技術創新、引進及產業化扶持機制和獎勵機制,形成有利于加快兩區”發展的政策體系。堅持規劃先行,統籌處理好高端產業聚集區與藍色經濟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海洋功能區劃、城市總體規劃等重大布局關系,建立嚴格的規劃落實機制,鼓勵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項目進入。主動融入威海一體化大格局,搞好交通基礎設施的對接。同時,將兩區”建設納入目標責任制,建立完善藍色經濟區和高端產業聚集區發展的統計指標和評價體系,加強工作績效評估,推進兩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