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務外包產業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雙喜臨門”:中國人民銀行和商務部等六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金融支持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幫助拓展服務外包企業融資途徑;包括寶潔、可口可樂、索尼等在內的22家跨國公司代表和商務部簽訂了《促進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合作備忘錄》。有關專家認為,中國服務”品牌迎來發展良機。
雖然起步較晚,但中國的服務外包發展迅速,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情況比較平穩,但未來肯定會繼續增長。”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主任朱曉明說。
截至2009年6月,我國以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為主的企業超過6600家,從業人員超過121.5萬人。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形勢下,我國服務外包產業依然取得了較快增長。2009年1-6月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近25.6億美元,同比增長32.5%。
服務外包業是新興產業。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來,繼制造業之后,全球出現了以現代服務業及高端制造業和研發環節轉移為特征的世界經濟新一輪產業轉移趨勢,服務外包應運而生。目前,服務外包已成為跨國公司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麥肯錫公司報告顯示,2010年全球服務外包潛在市場規模可望增長到6000億美元。在市場規模擴大的同時,國際競爭日益加劇,許多國家已經意識到這個產業巨大的潛在市場規模及其對經濟健康發展的作用,印度等國家紛紛投入到服務外包產業的競爭中。
大力發展服務外包業有利于我國改善貿易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拓寬大學生就業渠道。”商務部副部長陳健表示。
作為智力人才密集型的現代服務業,服務外包產業能有效實現產業升級和解決就業問題,受到了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中國服務”品牌得到大力推動:今年2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商務部大力發展服務外包的政策建議,商務部牽頭推出包括稅收優惠、勞動工時制度、促進就業補助等一系列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政策。此次央行等六部委聯合發文,加大金融對服務外包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的支持力度,進一步為中國服務”搭建了良好的發展平臺。
政府高度重視,這兩三年推動成效顯著。沿海地區制造業發展很快,配套比較容易,這也為發展服務外包打下了基礎。”朱曉明說。
放眼全國,服務外包產業正呈現遍地開花”態勢。自2006年起,商務部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共同認定20家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州、深圳、武漢、大連、南京、成都、濟南、西安、哈爾濱、杭州、合肥、長沙、南昌、蘇州、大慶、無錫,這20家示范城市已成為我國國際服務外包的主要承接地。
一些服務外包企業趁勢而上,長勢喜人。文思創新軟件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張燕鵬介紹說,規模是服務外包公司的實力體現。文思已有7500人遍布全球,兩三年內將發展到2萬人,雖然和印度同行10萬人的規模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但我們發展的快速不言而喻。
在此背景下,更多國外發包方把目光轉向了中國。從2005年開始我們選擇中國一些公司做外包服務,現在有1家正式的合作伙伴,正準備引進2家新的合作伙伴做一些試驗項目。”波音中國投資有限公司IT國際部區域總監范偉說,波音公司做了大量的外包,未來準備在中國發展兩三家固定的軟件外包伙伴。
來自商務部外資司的消息,目前已有7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與商務部有初步協定,商務部將努力爭取2013年促進200家著名跨國公司將服務外包業務轉移到中國,實現2013年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300億美元。
雖然發展勢頭迅猛,但專家表示,在國家由產業大國向服務業大國轉變的過程中,服務外包產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比如,目前我國有大量的IT工人,也有相當的工程師,但高級項目經理和行業管理者奇缺;而用制造業的招商思維對待服務外包產業等問題也需要關注。
服務外包產業,從一開始就要防止制造業引進外資時的弊端,防止‘拿到籃里就是菜’的情況發生。”朱曉明認為,我們要利用承接離岸外包業務,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同時,各個城市要根據自身情況,實現差異化發展。比如,上海學金融和計算機的人才比較多,可以發展金融服務外包,大慶做石油系列的技術外包條件比其他城市好,這些產業分工都必須非常了解,并培養有經驗的經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