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訪深圳銀監局局長劉元 證券時報記者羅克關 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令金融業前后臺分化的趨勢日趨明顯,也讓各城市看到嵌入全球金融產業鏈條、分享行業輻射效應的誘人前景。而作為國內法人銀行和外資銀行相對集中的深圳,在這一大背景之下能有何種作為? 深圳銀監局局長劉元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詳細闡述了其對深圳建設銀行業后臺服務基地的獨特見解。劉元認為,面對國內后臺服務基地的競爭態勢,深圳在這一領域應注重實效,在立足自身產業結構特點的情況下有所側重,并分步實施。 深圳具有良好運營環境 證券時報:在珠三角區域,目前已經有廣州蘿崗、佛山南海、東莞松山湖等地提出了建設金融后臺服務中心的目標。不少學者認為,與這幾個地區相比,深圳目前的土地供應及土地成本很難支持其做大金融后臺,您對此怎么看?在銀行業的后臺服務中心建設上深圳具備哪些獨特優勢? 劉元:深圳一直非常重視金融產業的發展,在整個深圳市產業戰略規劃中也對金融產業做出了相關規劃和安排,比如專門劃出相當區域的土地儲備,為金融后臺基地建設預留了發展空間,這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市是難能可貴的。 商業銀行后臺服務基地最大的特點是對科技配套服務要求比較高,銀行后臺服務主要包括銀行信息技術外包(ITO)和銀行業務流程外包(BPO),都必須依托基地雄厚的信息技術實力,這一方面深圳具備其他城市很難企及的明顯優勢。 而作為國內法人銀行和外資銀行相對集中的城市,深圳良好的運營環境也吸引了大批銀行后臺服務機構進駐。目前,招行、深發展等國內銀行在深圳設立了12個不同類型的后臺中心;外資銀行中除了永亨、大新、華商等四家法人銀行總行將其主要操作中心設在深圳外,渣打、恒生、東亞和匯豐4家法人銀行分行在深圳設立了10個后臺服務中心;此外,股份制銀行中的民生、興業和中信等銀行也開始陸續將其部分后臺中心遷往深圳。這些后臺服務中心的進駐和順利運行,為深圳后臺服務基地的完善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后期進駐的各類后臺中心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建立第三方后臺服務平臺 證券時報:深圳未來在金融后臺方面有哪些方面可以突破?我注意到,您設想的金融后臺服務基地架構,重點放在了吸引城商行以及中小銀行入駐之上,著眼點在于這些機構難以獨立支持后臺的搭建和維護,為何有這樣的考慮? 劉元:可以突破的地方很多。比如,我們可以鼓勵和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把從事非核心業務的后臺服務中心在獨立化的基礎上實現法人化運作;針對部分具有規模優勢的后臺服務中心,如檔案管理中心、金融物流中心等,還可以探索多家銀行聯合成立獨立的第三方后臺服務平臺方式,以會員制、有償服務的方式進行運作。在產業配套上,市政府可以根據行業和技術細分結果,一方面有意識地引導技術供給能力比較強的產業企業與現有各后臺中心形成有效對接,同時對部分供給能力不足甚至空白的領域,要加大培育和引進力度,盡快培育和完善后臺服務基地發展需要的產業鏈條。 鑒于國內后臺服務基地的競爭態勢,深圳銀行后臺服務基地建設必須注重實效,絕不貪大求全,也要避免低水平競爭,更要主動爭取,積極引入。從吸納對象來看,主要有三類:一是國內大型銀行在華南區域或在珠三角區域的后臺服務中心;二是部分跨區域經營的中小商業銀行后臺服務中心;三是港澳臺資銀行全球性的后臺服務中心。 之所以將目光鎖定在吸引中小銀行之上,是因為對中小銀行而言,單獨建設并維護一個后臺中心成本很高,因此深圳可以嘗試規劃統一的后臺服務基地,為全國中小銀行服務。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全套的后臺服務業體系,培育與銀行業后臺業務相鏈接的完整產業鏈。 打造培訓中心 證券時報:由于深圳銀行市場競爭充分,因此技能培訓基地具備實踐”優勢。但從技能培訓看,前臺員工的上崗培訓由于門檻較低,集中于深圳的可行性并不高;而由于毗鄰香港,高端的培訓服務也面臨直接的競爭,對于技能培訓中心的構想您是否有一些更加具體的建議? 劉元:之所以提出打造培訓中心,出發點就是深圳目前高度競爭的銀行業市場。深圳作為國內金融體系最完備的城市之一,中外資銀行,大中小銀行,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乃至信貸市場與資本市場都在這相互交錯,因此給培訓業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深圳打造銀行業技能培訓基地基本可以覆蓋目前銀行業金融機構所需的各類崗位技能,以及在風險管理和業務拓展中的各種案例,充分滿足銀行的各類培訓訴求。此外,由于培訓充分貼近市場,體現實戰要求,可以避免以往在人才培育中過分強調理論訓練、過分依賴大學資源的缺陷。此外深圳與香港僅一河之隔,借助深港合作的平臺,可以很便利地引入香港專家、學者和資深從業人士前來講學,培訓視野能夠與國際保持同步,更好地體現本土化與國際化兼顧的培訓理念。 具體的建議包括:一是做大做強招銀大學、平安學院等依托大型金融機構成立的培訓基地,探索公司化、市場化運作模式,直接參與市場競爭,培育本地品牌;二是政府扶持、聯合部分有意向和實力的中小銀行,以合資參股方式成立具有一定規模的培訓機構,在以低成本價格滿足股東學員培訓需求的同時,鼓勵其參與市場競爭,實現半市場化運作;三是銀監、同業公會等向市政府爭取土地和全額資金支持,成立面向深圳銀行業、完全封閉運作的培訓基地,一方面服務于全市大規模培訓需要,另一方面重點服務于實力較弱、培訓需求零散的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等。
標簽:大慶 遂寧 上海 永州 阜新 達州 渭南 西安
上一篇:60余家IT大腕虛位以待 欲在蓉攬才1800人
下一篇:IBM收購新加坡方案解決公司 加強分析服務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