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形成成綿樂廣遂電子信息產業帶、成德資自宜瀘裝備制造產業帶、成德綿南資汽車產業帶、成樂眉雅綿硅產業帶、成遂南達紡織服裝鞋業產業帶……昨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正式發布四川省工業7+3”產業發展規劃和四川省工業八個產業調整和振興行動計劃。
四川省工業7+3”產業發展規劃包括電子信息、裝備制造、能源電力等7大我省工業優勢產業,以及航空航天、汽車制造、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三大潛力產業,根據7+3”產業發展規劃,我省將以成都為重要節點,在7個重點優勢產業和3個潛力發展產業方面強力突破,力爭將四川建設成為中西部最具競爭力的現代制造業基地。
而八個產業調整和振興行動計劃,則是針對去年年底以來,國家陸續出臺的十個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我省結合自身實際,與國家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對接,力爭更多項目納入國家規劃,為我省工業經濟發展提速。
7+3”產業強力支撐我省建成西部經濟發展高地
根據7+3”產業發展規劃制定的發展目標,通過努力,到2020年,全省7+3”產業工業增加值達到23800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90%以上,支撐我省建成西部經濟發展高地,通過產業帶的建設,到2020年,力爭把我省建設成為中西部最具競爭力的現代制造業基地。
在產業布局方面,加快建設八大工業產業帶”,即:加快建設成綿樂廣遂電子信息產業帶、成德資自宜瀘裝備制造產業帶、成德綿南資汽車產業帶、攀西釩鈦稀土產業帶、成樂眉雅綿硅產業帶、川南沿江重化工產業帶、川東北天然氣化工產業帶、成遂南達紡織服裝鞋業產業帶。到2015年,建成一批知名產業品牌,基本把我省建成國際知名的重大技術裝備制造基地、水電能源基地、釩鈦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國重要的化工產業基地、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中醫藥和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產業園區建設方面,到2015年,力爭全省各類產業園區工業增加值達到6700億元;到2020年,力爭全省各類產業園區工業增加值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65%以上。
投資方面,到2010年,全省7+3”產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達到6000億元;2011—2012年,完成投資3170億元;2013—2015年,完成投資3530億元;2016—2020年,完成投資5300億元。企業發展方面,到2020年,力爭形成銷售收入超1000億元的企業1戶、超過500億元的企業10戶、超過100億元的企業50戶;全省7+3”產業建立60家以上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新產品產值率達到30%。
成都是產業發展重要支撐節點
該規劃對全省7個重點優勢產業和3個潛力發展產業發展制定了詳細的發展目標、措施等。成都一直以來都是我省工業發展的重點,在這次調整和新制訂的規劃和行動計劃中,成都在電子信息、汽車制造、航空航天等產業方面的橋頭堡”地位更加突顯。
電子信息產業加快建設成綿樂廣遂電子信息產業帶,努力打造成都高新技術開發區集成電路產業園、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園、雙流工業集中發展區光伏光電產業園等。到2020年,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達到4300億元,其中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達到1800億元,產業規模居中西部第一。
裝備制造產業加快建設一基地、兩帶、六園區”,將重點打造成德資自宜瀘裝備制造產業帶、成—綿航空航天和空管產業帶等。根據規劃,將以成飛、成發、四川航天技術研究院等單位為重點,開發研制各種級別的空管系統、雷達系統等成套設備及關鍵零部件、軟件系統;加快空管系統集成測試工作,重點研制開發大飛機機頭及部分前機身部件;自主研發高檔公務機;積極開發直升機、民用支線客機、通用飛機和發動機及機載設備等。
飲料食品產業全省將重點建設十大加工基地、十二個工業園”。涉及到我市的則具體包括:成德眉糧油加工基地、川中肉食品加工基地、成德綿優質卷煙生產基地、成都平原方便特色食品加工基地等;重點建設的工業園區則為溫江海峽兩岸科技產業園。
現代中藥產業實施一中心、三集群”產業布局。即:以成都為中心,建設成德綿資內現代中藥產業集群、涼樂雅現代中藥產業集群、甘阿民族特色中藏藥產業集群。
航空航天產業全省將加快建設三基地、一集群”。即:建立軍民結合的航空航天高技術產業基地、航空動力研發生產基地、空管系統研發生產基地,逐步形成民用航空航天產業集群。以132廠、611所等單位為依托,建設航空航天高技術產業基地。以420廠等單位為依托,形成航空動力研發、生產、維修基地。
汽車制造產業重點建設一帶、一基地、六園區”。即:加快建設成德綿南資汽車產業帶,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汽車產業制造基地等。并將以龍泉成都經濟開發區為重點,發展轎車及SUV產品鏈、中輕型、重型載貨車、公交車及客車等車型的產品鏈、大力支持發展有自主品牌的天然氣和電動等新能源汽車產品鏈,重點推動總投資75億元的一汽大眾成都公司35萬輛整車項目早日達產,重點抓好投資13億元的一汽豐田搬遷擴建項目、王牌10萬臺載貨車和專用車基地技改項目。重視與重慶汽車產業的就近配套和產業協作,推動成渝經濟區汽車產業實現互補、錯位發展。
生物工程產業圍繞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產品、生物能源、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等優勢領域,著力建設一城”(成都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城)、三基地”(創新中藥科技產業基地、生物能源產業基地、傳統產業生物技術改造提升產業基地)、三中心”(研發創新中心、產業孵化中心、配套服務中心)。
新材料產業加快釩鈦新材料、硅材料、化學新材料、稀土新材料、超硬材料、生物醫學材料等六個領域的探索發展。在產業布局方面,推進成樂眉雅綿硅產業帶建設,涉及我市新津工業集中區新材料產業園、雙流光伏產業園區等;同時積極建設一批生物新材料產業園。推動在成都高新技術開發區等建設生物新材料產業園。
八個產業3年計劃實施重點項目1376項
此次出臺的八個產業調整和振興行動計劃,強調八個產業在金融危機下的調整和振興,更加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根據提出的目標,力爭到2011年,八個產業實現銷售收入19080億元,年均增長20%;工業增加值6680億元,年均增長20.3%。
記者了解到,八個產業計劃在3年內實施重點項目1376項,總投資4159億元。同時,篩選出347戶骨干企業進行重點扶持和培育,以龍頭企業、配套骨干企業的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和中小企業配套發展。
新聞名詞
7+3”
7個優勢產業:電子信息,裝備制造,能源電力,油氣化工,釩鈦鋼鐵,飲料食品,現代中藥。
3個潛力發展產業:航空航天,汽車制造,生物工程。
八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行動計劃具體涉及裝備制造、釩鈦鋼鐵、汽車、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和電子信息產業。
相關新聞:
四川省工業謀發展 制定7+3”產業規劃
通過努力,力爭到2020年,全省7+3”產業工業增加值達到23800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90%以上,支撐我省建成西部經濟發展高地。” 9月27日,四川省經委副主任張玉山在新聞發布會上描述著我省工業發展的美好藍圖。
四川10年建成中西部最具競爭力現代制造業基地
7+3”產業是我省未來一段時間工業發展的方向和重點,因此規劃注重謀劃工業長遠發展。力爭到2020年,全省7+3”產業工業增加值達到23800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90%以上;建立60個以上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新產品產值率達到30%;逐步形成成綿樂廣遂電子信息產業帶、成德資自宜瀘裝備制造產業帶、成德綿南資汽車產業帶、攀西釩鈦稀土產業帶、成樂眉雅綿硅產業帶、川南沿江重化工產業帶、川東北天然氣化工產業帶、成遂南達紡織服裝鞋業產業帶等工業產業帶,把我省建成中西部最具競爭力的現代制造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