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發展以服務外包、現代物流、總部經濟、文化創意等產業為主的現代服務業,松江為治愈第三產業跛足現象成效初顯。至今年8月底,該區累計實現增加值可比增長0.1%,是今年以來的首次正增長。其中,第三產業全線飄紅,實現增加值可比增長13.2%,成為拉動該區增加值綠轉紅”的新增長極”;所占比重較去年同期增加了4.6個百分點,首次占據三分之一強,達33.5%。九月,松江區政府又集中出臺了《松江區推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扶持政策》等6份指導性文件。
一業獨大”、三產跛足,讓松江這個為上海貢獻最多工業產值的區域,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病來如山倒。面對嚴峻的經濟下行壓力,尋找新的增長極”,成了擺在區委、區政府領導面前的首要課題,全區上下熱議調整產業結構今年初,區長孫建平親自掛帥,集結了區發改委、經委等主要職能部門,進企業、下車間,廣調研、深學習,歷時近半年,形成了《松江經濟結構調整的目標與對策調研》的報告。報告中明確指出,在產業結構方面,要形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現代產業結構”。
在區經委副主任劉福升看來,服務業全面發展,散布全區各地的服務業星火,已呈燎原之勢。據悉,8月底,由世界500強企業德國采埃孚集團投資1.3億美元設立的采埃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九亭鎮正式運營,開創松江外資投資性公司先河,同時還將是采埃孚集團在亞太地區近30家子公司的地區性總部;10月底,由國家紡織品開發中心聯合中國服裝協會、東華大學等打造的時尚硅谷”項目,又將在松江工業區西部新區開園。
做活做大現代服務業這個盤子,松江規劃先行,政策托底。在新鮮出爐的6份發展現代服務業產業政策中,《松江區推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就針對信息服務、現代物流等6大行業,出臺了41條財政扶持及人才鼓勵政策,每條政策都細化到具體的財政扶持比例。
以現代服務業作為新的增長極”,松江初步形成了以園區為載體的發展模式。目前,全區已有4個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2個總部經濟園區、2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4個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包括松江新城、九亭、車墩鎮浦江源、永豐街道倉城等,總占地面積近10平方公里。由財富興園和星月大業領地分別在車墩鎮、松江工業區打造的總部經濟園區,其中前者引進的75家企業中,服務外包、區域總部、研發和品牌運營類企業占到了95%。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勝強影視基地打造的上海倉城勝強影視文化創意產業園,作為滬上唯一一個以影視產業為基礎的園區,成立不到1年,已集結了包括海潤影視在內的150多家影視文化創意企業。
此外,由松江工業區與成都置信集團聯手打造的總部園區,由漕河涇開發區投資的漕河涇松江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等,一批現代服務業園區項目都在積極醞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