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09年重慶應屆大學生的就業率突破80%,重慶經濟已由暖冬”向暖春”轉變。然而,重點大學本科畢業生勉強就業”擇業”無望的現象逐年加重,專業對口率低,薪金期望值難以實現,零工資就業等現象依舊層出不窮。高職生和大專生更是面臨著職場學位要求增加,就業”困難的現象。
在嚴峻的就業局勢下,作為一所民辦大學,重慶正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依舊保持著逐年遞增的就業率,2009年就業率達到95%,專業專業對口率達到80%。在惠普落戶重慶后,IT產業人才成為了整個重慶人才市場的焦點。到2012年,重慶或將面臨9萬左右的IT人才缺口,正大軟件技術學院的辦學成果將給重慶IT教育帶來一些啟示。
產教結合 獨具優勢
據正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技術系主任周龍福介紹,正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產教深度結合的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學校的人才培養計劃與企業的發展方向有著密切聯系”龍福向記者介紹。
為重慶的軟件龍頭企業,正大軟件集團能夠準確的把握市場脈搏,第一時間調整經營策略。我們的學生都是走在市場需求最前沿的”,周龍福不無自信的說道,他表示企業辦學能夠把最新的市場信息融入到教學當中,更容易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的人才。
據相關人士介紹,重慶正大軟件集團的項目實踐基地由軟件開發中心、呼叫中心、互聯網中心、游戲動漫制作中心四部分組成,建設在正大軟件技術學院的校園內。在大二,我們就開始接觸到完全真實的項目實踐”,重慶正大軟件職業學院的一位在校學生向記者介紹。據業內人士透露,現在的軟件教育大多采用的是虛擬項目實踐的教育模式,能夠在大學期間參與大型軟件公司的項目實踐在保密性非常高的軟件行業是非常困難的。
我們的項目實踐資源都來自于公司項目”,據有關人士透露,正大軟件集團每年都要拿出大量經費作為學生的項目實踐基金,畢竟民辦大學的學費相對公立大學要貴一些,我們要讓學生學有所得,享受和學費同等價值的教育環境”,學校相關負責人坦誠的告訴記者。
師資力量 重在實踐
據了解,重慶正大軟件技術職業學院的師資力量大部分來自于正大軟件集團。至少具有三年項目經驗!”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學院會針對行業發展不斷地調整師資隊伍,保證教育與市場需求的快速結合。
據專家介紹,這種先進的教育模式在中國的IT教育界并不普及。在大多數公立大學,師資力量的引進和人員變動程序繁瑣復雜。IT行業的發展是按秒來計算的”在計算機即將統領世界生活的時代,IT行業的師資隊伍建設如果不能跟上市場變化的節奏,教師尚不能做到知己知彼,培養出的人才的競爭力也將乏善可陳。
轉變心態 從草根做起
300分和600分的人才,在綜合素質上是有差距的”,在接受專訪時,軟件系主任周龍福坦言,高等職業教育所面對的生源在綜合素質上與重點大學的生源之間存在著不少差距。實事求是的說,重點大學培養出的IT人才的理論水平和研究水平是很高的”,周龍福告訴記者,重點大學的IT人才的就業態勢不盡如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定位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據介紹,在新興的IT企業當中少有單位愿意花半年以上的時間去培養人才,而大學本科生相對缺少項目實踐經驗,流動性也相對較高。大學生難留,高職生反而更加的穩定。我們的學生能夠很快的適應工作,定位也相對比較準確,他們知道相對于本科生自己獲得的工作機會更加難得。”周龍福坦言,正大軟件技術職業學院培養的是能夠對工作馬上上手的人才,能夠馬上成為企業高端管理人員的并不多,但是豐富的項目實踐,為學生提供了努力發展的機遇。”
從重慶IT行業的就業結構上分析,一線實際操作人員的需求量遠遠大于其他崗位。所謂的軟件藍領的工資并不低,甚至遠高于重慶整體的工資水準。針對性的培養和良好的定位已經成為了IT教育的發展趨勢。
小記:
在專訪結束之前,正大軟件技術職業學院已經向惠普、電信菲斯特、埃森哲等多家世界500強企業輸送了多名應屆畢業生。其中,與微軟、SUN等多家國際企業達成了長期的人才合作協議。在2009年9月惠普公司實習生招聘計劃中,正大軟件技術職業學院有31人入選,占總人數的六分之一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