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思辰[0.00 0.00%]登陸創業板之際,其辦公服務外包的商業模式引發投資者的興趣。
為了推廣辦公外包,立思辰創始人兼董事長池燕明十年磨一劍,終于如愿以償。這時,他又有了新的思路——將文件外包服務的模式復制到企業視頻會議市場。
創業:從復印社開始
池燕明第一次創業始于1988年。當時他在清華大學念書,在學校合辦了個復印社。畢業后不久,池燕明單獨創業,成立了一家復印社。
1993年起,池燕明陸續成為多家國際復印機公司的代理商。隨著業務規模擴大,池燕明于1999年創建立思辰辦公設備有限公司。
在與國際復印機巨頭合作中,池燕明發現,美國企業的打印復印業務已經流行文件管理外包的模式。按照這一模式,企業無需購買設備,只需將打印服務業務交給專業的服務提供商,按需打印、按張收費。
池燕明在考察了國內外市場后,立思辰于2001年開始向文件管理外包服務商轉型。
據池燕明回憶,立思辰簽下的第一單是一家政府機關單位。為了尋找業務更大的客戶,2007年,池燕明經過多次上門拜訪,終于與國航簽訂了合約。
當時,國航總部一共有400多臺打印復印機,每年印量約500萬張。由于管理混亂,國航一直無法有效控制這筆開支。在調研后,池燕明提議由立思辰收購國航的打印機設備。這一方案很快得到國航認可,雙方一拍即合。按照合約,國航的復印機設備全部由立思辰購買,包括后續的耗材、零件以及定期維護,國航只需按照每個月的打印量向我們結算費用。”池燕明說。
一份內部材料指出,簽約以來,國航總部打印量下降約20%,每張打印成本下降約16%。客戶實踐證明,將打印復印業務外包,可以為大型企業開源節流,提高工作效率。
經過多年努力,目前,立思辰已簽約國航、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企事業單位。立思辰通過一套完善的管理系統,管理著提供給客戶的4000多臺打印復印機。
發力于視頻會議外包
2007年以來,文件管理外包市場升溫。借著好勢頭,池燕明做出一項大膽決定,將文件管理外包服務的模式復制到另一個領域——企業視頻會議市場。
據池燕明介紹,企業視頻會議服務在歐美等地已經開始流行,但在中國還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針對上述擴張計劃,池燕明在路演現場解釋,文件管理外包服務已經為立思辰提供了穩定的利潤來源,接下來的主攻方向是延長辦公服務的價值鏈,加大開拓視頻會議業務。”在他看來,企業對視頻會議設備的需求與文件管理類似,立思辰可以通過提供設備外包管理切入這個市場。
通過與騰博等國際一流視頻通訊供應商合作,我們正在加大力度為大型企業用戶提供專業的視頻會議服務。”池燕明指出,在視頻會議市場,目前立思辰位居第一。
正是看中了這一市場的巨大潛力,我們計劃通過擴大投資提高研發技術,希望盡快開發出更加先進的技術方案。”池燕明表示。
未來3年擴張計劃出爐
關于立思辰的業務模式,池燕明總結為從賣設備到賣服務”,文件管理外包服務和視頻會議外包服務是未來的業務發展核心。
由于高端客戶對服務的要求高,立思辰采用了專用的服務資源管理系統來進行服務運營。正因為探索出上述核心競爭力,池燕明敢于擴大業務規模。這次上市之后,立思辰做了新的擴張計劃。按照董事會規劃,立思辰擬在全國重點城市擴建或新建19個分公司。
目前,立思辰已在北京、上海、廣州設立分公司,在西安、成都、武漢、福州、天津等城市也已派駐服務營銷團隊。
這19個分公司將分批建立,這大概需要兩年時間。”立思辰發言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統計數據表明,中國文件管理外包服務市場2008年的銷售額為13.91億元。2008年,立思辰的銷售收入為2.68億元。一旦19個分公司建立并投入運營,立思辰的銷售收入將翻幾番。
我們的目標是未來3年平均每年增長不低于30%。對此,我們充滿信心!”池燕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