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有金礦”并不難,難的是找到金礦”并挖出金子”。2010年,遼寧、黑龍江,吉林東北三省的IT產業仍然是一個到處充滿了誘惑的領域,掘金者”們在東北正急切地尋找著每一處可能的礦脈”。眼下,東北三省不約而同地把建設軟件大省”、軟件強省”作為掘金”和推進經濟發展的重點。可喜的是,東北三省已經形成了以遼寧大連為突破口,延伸到黑龍江、吉林東北地區的軟件產業集群。
近年來,東北地區把發展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業務內容形式不斷創新,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盡管面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影響,東北地區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仍然取得了不俗的業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方晉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軟件業有很強的滲透力,能有效地促進技術和管理創新,也能推動傳統產業的改造。因此,搞好軟件業是東北發展IT產業、改造傳統產業、加強信息建設的主線。
遼寧省信息產業廳廳長李兵也認為,在東北地區信息產品制造業、通信業、軟件業這三大朝陽行業”中,軟件技術是核心,也是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關鍵。軟件業發展好了,不僅其自身會形成更大的產業規模,而且還將極大地推動東北的信息化建設市場,并對信息產品制造業和通信業的發展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位于東北亞地區中心位置的大連,坐飛機到日本僅需要一個多小時,到韓國不到一個小時。
即使我們不想發展軟件產業,日本人也會找到大連的門口,要在大連發展軟件產業。”兩年前時任大連市市長的夏德仁這樣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
兩年后,大連軟件產業發展迅速。2009年以來,面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大連市政府和東軟、華信、海輝、大連軟件園逆勢在日本建立了大連(日本)軟件園和4個分園,為進一步開拓日本市場搶占了先機。如今,東軟、華信、海輝3家本地企業連續幾年排名全國軟件出口前3位。
而來自大連海關的最新統計也表明,今年前10個月,遼寧省僅出口軟件(不含服務外包)總值就達到4.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6.9%,占同期全國軟件出口總值的34%,位居全國之首。
黑龍江省為確保全方位推動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實施了一條沿邊服務外包產業帶,面向傳統產業、資源產業地區全覆蓋的產業發展區位布局,以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哈爾濱市、大慶市為中心推進了以培育重點園區、重大項目帶動產業集群化發展。
據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介紹,去年全省實現服務外包產業產值80多億元,預計今年將超過100億元,從業人數超過3萬人。
吉林省目前有實際業務服務外包企業72家。長春、吉林、延邊是吉林省服務外包發展重點區域。經過幾年發展,已形成以長春軟件園、吉林軟件園和延邊中韓軟件園為依托,集投資服務、技術研發、企業創新和人才培訓為一體的軟件產業基地。去年全省軟件及信息服務業年銷售收入達到90億元。
此外,東北地區還打破地域限制,實現跨地區合作。吉林省商務廳副廳長霍玉說,吉林省以省軟件出口基地”為載體,組織了吉林大學軟件學院、啟明公司等重點院校和企業與大連軟件園等30余戶知名軟件出口企業對接,實現了對日本、韓國外包業務快速增長,并將外包服務逐步擴展到歐美市場。
事實上,東北三省近年來軟件產業的發展一直呈現出蓬勃向上的態勢。從遼寧省軟件業4年的發展情況來看,每年均以50%的速度提升。李兵認為,軟件業所具有的倍增器”作用一旦發揮出來,就會帶動東北地區的經濟和IT產業迅猛發展。在增加IT產值的同時,其附加的社會價值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
這樣來看,東北三省把軟件業作為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會給軟件行業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另一方面將激發出信息化建設市場的巨大潛能,軟件業會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從而促進經濟快速平穩發展。
東北的軟件和服務外包企業已經走出東北,向中國其他地區和境外發展。大連軟件園股份有限公司自2006年接手武漢光谷軟件園以來,已先后在武漢、蘇州、天津建立了3個外埠基地,構筑了一個輻射東北亞、環渤海、長三角和華中地區的龐大的服務外包網。
盡管目前,東北軟件產業已經擁有了較為堅實的發展基礎,東北地區也初步形成了大、中、小規模梯次配備、產品線齊全、各具特色、具有相當發展潛力的軟件產業群,然而,大連要真正成為中國的班加羅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受東北地區企事業單位傳統發展模式的影響,東北地區的信息服務外包市場也許還需要較長的培育過程,比如我國的服務外包產業標準的規范還有待加強,軟件外包,我國企業還停留在這條產業鏈的最底層。缺乏高端的人才則是一個根本原因。”方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