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金融機構的分析師根據財務的各項報表對所在行業和所屬企業進行調查、分析,然后將結果統計做成報告,但是在歐美的金融機構,這些分析、調查都是委托給海外企業操作,而分析師需要做的是根據調查的結果進行總結。
諸如上述,將分析或者調查業務委托給東歐或者印度等海外國家的KPO業務在歐美企業中盛行不衰,而接包國家一般都具備高學歷的高級人才、廉價的人力成本以及流利的英語交流能力等等條件。相對于分析委托方公司的財務狀況這類的KPO業務,財務數據的錄入等業務就屬于BPO了。
從全球競爭戰略上看KPO利用很有必要
BPO在日本已經逐漸滲透了,而KPO還處于萌芽階段,利用KPO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的事項,第一是語言(日語)的問題;再有,認為一些簡單的業務對于產生附加價值很有必要,這一點是日本人特有的工作理念。另外,還會顧慮委托給外部勢必會培養外部人才等等問題。日本企業和歐美企業相比業務的分界比較模糊,這一點也直接影響業務的分離委托。
歐美企業已經熟練掌握KPO的速度和運用能力,所以日本企業也必須積極開展利用KPO跟上全球趨勢。在產業全球化的今天,利用KPO和沒有利用KPO的企業在競爭力上勢必會產生差距。
KPO彌補中堅力量的不足
受泡沫經濟的影響。日本的人口結構呈現出缺乏30歲左右的中堅力量,而少數派的中堅力量必須在進入公司之后管理大多數的后輩社員、提高生產力。日本的勞動生產力在世界排名中處于劣勢,從這個方面來講,日本企業考慮是否需要有效利用KPO的時代已經來臨?,F如今公司的概念已經在改變,全世界有很多和自己部下以及同事一樣的優秀人才,請他們幫忙工作不是什么特別的事情,這一觀念我們需要具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