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軟件外包企業來講現在是最好的時代。在全球服務外包持續增長的背景下,中國軟件外包行業具有印度等主要競爭國家不可比擬的優勢,2008-2012年軟件外包行業市場規模可保持35%以上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速增長。巨大的市場潛力為軟件外包企業長期高速增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有望產生世界級的軟件企業。
人民幣升值對軟件外包影響有限。人民幣升值對軟件外包企業收入和盈利產生負面影響,但考慮到中國軟件外包主要對日外包以及對日元有升有降,其影響相對有限。同時主要軟件外包國家貨幣對美元都有不同程度的升值,人民幣升值幅度低于印度、菲律賓、匈牙利、波蘭等國家,人民幣升值不會削弱中國軟件外包的競爭力。
人力成本上漲有壓力,但優勢依然存在。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城鎮就業人員2007年勞動報酬增長19%,面臨菲律賓等國家更低成本的挑戰。但軟件外包除成本外還需考慮文化背景、語言、技術能力等因素,同時中國人力成本的地區差異較大,加之豐富的潛在的人力資源,中國在軟件外包方面仍然具有比較優勢。
與整體A股相比,軟件行業平均估值水平仍然比較高。軟件行業具有良好的成長性和盈利能力,以及弱周期性等特點,國內外的估值情況普遍存在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的現象。軟件外包子板塊是軟件行業成長最快最明確的,因此給予強于大市”的投資評級。重點推薦公司:東軟集團、浙大網新。
軟件外包:最好的時代
全球服務外包愈演愈烈發達國家本國適用勞動力數量持續下降,市場競爭和利潤壓力與日俱增,很多跨國企業將其非核心業務外包出去,以提升核心競爭力、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實現內部資源價值最大化。隨著外包的價值顯現,促使更多的跨國企業將更多業務外包出去。從ITO、BPO到KPO,外包形式不斷增多。全球服務外包趨勢不可逆轉,愈演愈烈。
根據賽迪顧問的統計,2007年全球軟件外包的市場規模已達到560億美元,增長率為16.7%。預計2010年全球軟件外包市場規模將達到840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16%。美肯錫認為2007年全球離岸外包的市場規模為750億美元。
與20世紀80年代全球制造業大轉移類似,離岸服務外包來源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歐和日本等國家。印度、中國、俄羅斯、巴西等國家成為外包的目的地。
印度是軟件外包持續增長的最大受益國,在全球軟件外包市場中的市場份額達41%(2006年數據)。隨著全球軟件外包市場興起和快速發展,印度產生了TCS、Infosys、HCL、Wipro、Satyam等一批年營業收入十億美元以上的IT服務商,可與IBM、埃森哲、HP、EDS等巨頭同場競爭。根據IDC研究報告,印度的軟件外包今后還將以年均25%以上的速度增長。
對中國軟件外包企業來講這是一個最好的年代
在國際外包需求激增和國內軟件外包企業日趨成熟的前提下,中國服務外包市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其中,2007年中國軟件外包的市場規模達到20.1億美元,增長率為42.8%,市場份額僅為3.5%。根據賽迪顧問的預測,中國軟件外包市場2008-2012年年均復合增長率35%左右,而同期國內軟件市場的增長率為16.4%。
另據信息產業部的統計,2008年1-4月我國軟件業累計完成1935.5億元,同比增長了31.2%。其中,軟件外包服務收入超過37億元,增長達到137.9%。
中國軟件外包市場正以比國內軟件市場明顯較快的速度增長,正以比全球軟件外包更快的速度發展,軟件外包成為中國軟件企業實現規模化和國際化的推動力和利潤來源。
從公司年度營業收入增長情況來看,相關公司軟件外包業務增長較快,明顯好于其他業務。正因為如此,國內越來越多計算機公司開始涉足軟件外包業務并作為未來重點業務,其中包括部分上市公司如恒生電子等。
中國軟件外包企業面臨巨大的機遇
在全球軟件外包蓬勃發展的背景下,中國軟件外包企業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而且包含著很多印度企業都無法比擬的中國特色優勢。
首先,跨國公司出于自身經濟安全和分散風險的考慮,并不希望把軟件外包集中到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對美外包業務中,屆時印度的市場份額將由現在的70%-80%下降到50%左右,其余部分將由其他國家競爭。業內普遍認為中國排在與印度競爭的首位。根據IDC對美國客戶的調研,雖然印度是當前外包的首選目的地,但未來兩年中國將成為首選外包目的地(見下圖)。
其次,巨大的內需市場和明顯的優勢行業將帶動軟件外包的發展。中國是全球制造中心,因此在嵌入式軟件、物流軟件、ERP等方面的軟件外包具有明顯優勢。印度企業只是做純外包,中國企業的業務是多方面的,可以滿足不斷涌現的外包需求。同時,中國在許多領域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或者領先的市場,諸如消費電子(手機、數碼產品、白色家電等)、數字電視、汽車等存在著巨大的市場需求。跨國公司為了接近本地市場也將設計研發向中國轉移。
第三,政府加大對軟件外包的扶植力度。與印度相比,過去無論中國政府或企業對軟件外包缺乏正確認識。雖然軟件外包企業也享有18號文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但在優惠幅度尚不如印度等國家那樣具有吸引力。現在雖然與服務外包相關的法規還在制定中,但2008年國家有關部門發布的條例、法規開始把軟件外包服務明確列入。另外,北京、上海、大連、西安、成都、武漢、南京、杭州、濟南、天津等11個城市被批準建設為軟件外包基地,大力建設軟件園,對軟件外包企業進行資金政策支持。
中國軟件外包企業最有可能成為世界級軟件企業目前中國軟件外包企業已初具規模,但規模還比較小。國內A股上市公司2007年營業收入平均值約為60億元,而軟件企業龍頭東軟集團不足29億(合并集團后不到34億元),平均收入規模就更低。東軟集團2007年收入僅相當于印度軟件企業同期收入的十分之一。從印度軟件企業發展歷程來看(以Infosys為例),1998-2008財年十年時間收入增長了30多倍,復合增長率40%以上。目前東軟集團的軟件外包收入規模相當于印度軟件企業98年的水平,保守估計復合增長率30%以上,5年后該公司總收入將超過10億美元。
盡管如此,但這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在為這個市場的迅速發展而歡呼雀躍的同時,中國軟件外包企業面臨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壓力。
人民幣升值的影響
自從2005年中國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日元等外幣有明顯的升值。其中,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16.8%,2007年升值6.2%,2008年截止到目前(2008/6/18)已升值5.7%左右。人民幣對日元累計升值13%,2007年升值2%。由于成本按人民幣計價而收入按美元等外幣計價,軟件外包企業正處于遭受人民幣升值沖擊的最前沿。毫無疑問,人民幣升值對軟件外包企業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市場普遍擔憂人民幣升值阻礙軟件外包企業的發展。
盡管如此,我們認為,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對我國軟件外包企業的影響是有限的。因為:雖然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較大且有加速趨勢,但由于中國軟件外包來自美國的外包業務較少而影響較小。據易觀統計,2008第一季度中國軟件外包市場來自歐美的業務占總體的30%左右。中國前十大軟件外包企業中除浙大網新、文思和博彥科技外其余主要從事對日外包業務的;雖然人民幣對日本升值也比較大,但主要升值在2005年和2006年,2007年、2008年1-5月匯率有升有降。同期,人民幣對歐元是貶值的。
人民幣升值對軟件外包的毛利率的影響尚在可承受范圍之內。據調查,對日軟件外包業務的毛利率大約在40%左右,對歐美的外包業務利潤率好于對日外包的業務。因此,與計算機其他子行業硬件設備銷售、系統集成等相比,中國軟件外包企業的毛利率和營業利潤率明顯好一些。據毛利率對匯率變動敏感性分析,人民幣每升值1%,軟件外包的毛利率下降0.6%-0.7%。雖然07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達到6.7%,但實際結算價升值3%-4%,毛利率的降低大約2%-3%。因此人民幣升值對毛利率的影響還處于可承受范圍之內。
中國軟件外包企業的競爭力也并不會因人民幣升值而削弱。談到軟件外包,與印度比較是不可避免的。事實上,印度也在承受盧比升值的壓力。2007年印度盧比對美元的升值達到10.9%,升值速度比中國還快。實際上,由于美元的貶值,全球很多國家貨幣對美元呈升值趨勢。除了印度外,俄羅斯、巴西2007年貨幣升值幅度分別為6.4%、16.5%。由此可見,人民幣升值不會造成中國軟件企業的競爭力降低。
圖4:2008年和2007年主要軟件外包國家對美元的匯率變動情況
人民幣升值將加速行業整合的進度。人民幣升值對不同類型企業沖擊是不同的。因為不同軟件外包企業的毛利率水平差異比較大。盡管前面表3列出上市公司都具有較高的毛利率,與印度軟件外包企業相差不大,反映出了這個行業較高的水平。事實上,國內眾多中小型企業從事編碼和測試等低端業務,產品附加值低,靠低價競爭,毛利率較低。對于它們來講,人民幣升值使其承受了極大的壓力。隨著人民幣的升值,一方面眾多中小企業從市場上消失,另一方面通過收購/合并形成一些具備一定規模的軟件外包企業,并向高端突破。
從這方面來講,人民幣升值的影響是正面的。與印度軟件外包企業相比,中國軟件外包企業存在規模偏小(參見表1和表2)、市場集中度太低、高端人才缺乏等問題。目前中國軟件外包龍頭企業東軟集團在員工人數或營業收入方面僅相當于印度軟件外包企業九十年代末期的水平。在印度,排名前五的軟件外包企業占有6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在我國前十名軟件外包企業的業務占總額的30%不足。這樣,在高端、大訂單競爭中規模不足難以參與競爭,低端、中小訂單競爭激烈難以獲利,不利于中國軟件外包企業的成長和發展。因此,人民幣升值促使行業整合,人力資源和客戶將重新分配,龍頭企業有機會快速做大。
人力成本增加的影響
中國經濟持續多年快速增長、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和CPI持續走高,原來較低的人力成本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計算,全國城鎮就業人員平均勞動報酬2007年同比增長了19%。全球知名人力資源咨詢公司美世人力資源咨詢公司調研報告顯示,2006年中國科技人員的薪資漲幅達7.7%,僅次于亞洲薪資漲幅最高的印度(11.3%)。近年來,越南、菲律賓、斐濟等國家的軟件外包業的開始迅速崛起,我們的低成本優勢在逐步減弱,面臨更低成本的挑戰。
盡管如此,中國與印度相比人力成本還具有一定優勢。印度軟件與服務外包協會統計數據顯示,軟件人員平均工資已經從2003年的10500美元增長到2007年的15732美元。從中國和印度上市公司人工成本對比來看,印度人工成本明顯高于中國人工成本(見表4)。
在外包業務中,成本固然重要,但不是全部,還需考慮接包方的文化背景、語言等其它因素。中國承接了絕大部分的日韓外包項目,而印度則承接了更多的歐美外包項目。因此僅考慮成本來分析外包市場的競爭力有些片面。短期來看,人民幣升值不會改變中國在日韓和印度在歐美軟件外包的優勢地位。
其次,中國各地區的經濟差異比較大,利用國內地域上的成本差異可以很好解決中國人成本上漲對軟件外包企業不利的影響。北京、上海等一級城市就業人員的勞動報酬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二級省會城市不僅具有較低工資水平,而且還有眾多大學和科研院所,可以保證人才的供給。正因為如此,國內軟件企業紛紛到西安、成都等城市設立開發中心,以降低軟件開發成本。這是中國發展軟件外包不可忽略的優勢。
此外,中國在人力資源方面具有相對優勢。軟件外包行業具有知識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等特點,充沛的高素質勞動力是企業創造價值、持續發展的動力,也是企業最大的財富。軟件外包企業業務增長伴隨著大量軟件人員的需求。如印度TCS公司2008財年業務收入增長了32.5%,員工人數增長了20.4%。人才供應問題已成為軟件外包企業成長的煩惱。
圖9:印度TCS公司歷年營業收入與員工人數增長情況對比
中國和印度是全球人口最大的兩個國家,其中印度擁有大量的軟件外包人才,中國擁有最豐富的可滿足軟件外包需求的潛在人力資源。
中國有130萬軟件從業人員(信產部2008年初數據),軟件從業人員數量年均增長約25%。印度2007年軟件從業人員160萬人(包括BPO人員),每年新增20萬人;
中國每百人有271人是工科學士,美國為468人,印度僅有103人;
全國有本科高校618所,開設計算機專業的學校有526所,占79%,排名第二位,而印度有270所高校;2008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數量將突破500萬,達到559萬人,印度每年有200萬大學畢業生;
印度軟件與服務外報協會預計,到2010年印度軟件人才的缺口為50萬人。正是看中中國豐富的人力資源,印度知名的軟件外包公司如TCS、Infosys、Satyam等已在中國設立軟件外包公司。
行業評級和重點推薦公司
目前國內從事軟件外包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國內上市的東軟集團、浙大網新、海隆軟件、中國軟件,香港上市的有中訊軟件、中軟國際以及美國上市的文思創新。
雖然當前面臨全球經濟具有不確定性的風險、人民幣升值和人力成本上漲等多重壓力,但我們認為軟件外包行業的高速增長的特點是不會改變的,而且這些不利因素的出現將有利于行業調整,有利于為龍頭企業長期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與整體A股相比,軟件行業整體估值水平仍然比較高。軟件行業具有良好的成長性和盈利能力,以及弱周期性等特點,國內外的估值情況普遍存在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的現象。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為36倍,遠高于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21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軟件外包子板塊是軟件行業成長最快最明確的,因此給予強于大市”的投資評級。
重點推薦公司:
東軟集團 (600718 股吧,行情,資訊,主力買賣):未來中國領先的IT服務提供商
中國軟件外包的龍頭企業,尤其是吸收合并完成后軟件外包業務實力和規模得到明顯提升(東軟集團并入的業務主要是軟件外包業務),公司長期戰略目標成為中國領先的IT服務提供商;
公司在對日軟件外包尤其是嵌入式軟件方面優勢明顯,而且與客戶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包括股權投資關系),將會給公司帶來穩定增長的收入。因為根據印度軟件外包公司業務來源分析,發現來自老客戶的收入占總收入的93%左右,但這些公司年收入增長率達到30%以上;
公司人員規模國內領先,而且建立專門的人才培訓基地,為軟件外包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公司預計08年招聘5000人,預計2010年將達到3萬人。新增人員60%以上從事軟件外包。預示著軟件外包還將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
公司承諾2008年和2009年的EPS分別不低于0.92元和1.20元,2008年軟件外包收入增長率為30%以上。這是一個比較保守的承諾。我們預測東軟08、09年的EPS分別為1.06元和1.50元,目前股價對應的動態市盈率水平與軟件行業總體水平接近。作為軟件外包行業龍頭企業,根據印度相關公司發展歷程來看可保持較長時間(十年以上)的高速增長,理應享受估值溢價。從公司上市以來的市盈率對比來看,目前的估值水平處于歷史地位。因此給予買入”投資評級;
浙大網新 (600797 股吧,行情,資訊,主力買賣):正在蛻變中的軟件外包企業
目前公司軟件外包業務收入占總體收入的比重較小,但從公司長期發展戰略來看,軟件外包將成為公司未來核心業務,公司計劃三年內成為國內領先的軟件外包企業。該項業務由公司總裁負責分工管理。2007年收購Comtech和2008年合并上海微創將大大加強軟件外包的實力。公司還計劃再投入1億美元用于并購企業,以實現軟件外包業務超常規”發展;
公司的軟件外包業務主要面向歐美市場,與國內競爭對手(對日外包)相比,通過與道富公司和微軟公司建立合作關系,業務起點高(高端業務),獲利空間大,而且將最先受益于歐美軟件外包向中國轉移;
公司具有較多的股權投資業務,通過不斷剝離與IT無關的業務,不僅可以突出IT主營業務,而且可以得到可觀的投資收益,可保持公司利潤穩定增長。2008年機電總包業務剝離到浙江海納就可以獲得1.5億元左右的投資收益,而且以后每年有不低于2007年該業務所貢獻利潤的投資收益(5000萬元);
預計公司軟件外包業務可實現不低于5000萬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長40%以上。根據軟件外包業務的特點,訂單年初基本確定而且得到相關公司的承諾,不會受到美國經濟不景氣的影響。考慮投資收益的影響,預計2008年和2009年的EPS分別為0.4和0.41元,目前的股價對應的動態市盈率水平明顯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給予買入”投資評級;(另據了解,公司大股東浙大網新集團日前通過二級市場購入2.2%的股份,就是認為目前股價太低具有長期的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