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1月8日上海訊(記者沈則瑾) 2009年上海實際利用外資連續第二年突破百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達到105.38億美元,同比增長4.5%,預計高出全國實際利用外資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以上,顯示上海對外資的吸引力依然不減。
1月7日,中國經濟網記者從上海市商務委員會《2009上海外商環境白皮書》發布會上獲悉,2009年上海合同利用外資繼續處于吸引外資的歷史高峰期,連續第5年合同利用外資保持在130億美元以上,項目質量和水平不斷提升,全年新引進外資項目3090個,合同利用外資達到133.01億美元。
去年上海外商投資情況顯示,現代服務業有序發展,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進一步鞏固,第三產業實際利用外資占比超過70%,合同利用外資占比超過80%。大項目繼續保持主導地位,項目質量進一步提升,全年批準投資總額1000萬美元以上大項目177個,合同外資107.92億美元,上海成為全國僅有的一個年合同外資超過100億美元的城市。
盡管去年金融危機陰云籠罩,一批國際著名公司依然沒有停下搶灘上海的腳步,他們中有從事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管理的星展資本、百仕通等,有從事保理業務的高銀保理,有從事電子支付業務的中銀通支付,有知名物流公司DHL、交運日紅,還有知名船舶檢驗公司勞氏船級社、挪威船級社等。
2009年,上海共吸引總部經濟項目79家,其中投資性公司13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36家、研發中心30家。截至2009年底,外商在上海累計設立總部經濟機構755家,其中投資性公司191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260家、研發中心304家,居中國內地省市首位。
服務外包已成上海新興產業新的增長點。截至2009年底,上海服務外包企業近600家,從業人員10萬多人,比去年新增4萬人,其中90%以上為大學以上學歷,通過各種認證數量345個。全年服務外包企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超過16億美元,同比增長13.4%;承接離岸服務外包累計執行金額約10億美元,同比增長14%。
盡管上海整體投資環境良好,城市綜合競爭力優勢明顯,但《2009上海外商環境白皮書》顯示,上海外商投資制造業企業盈利能力有所下降,2008年上海外商投資制造業企業的平均資產利潤率4.3%,比2007年下降近2個百分點。上海市外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錦屏認為,由于2008年企業受金融危機影響基本上出現在第四季度,預計2009年上海全年相關外資企業受到的沖擊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