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新聞網訊(記者 王方遒)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哈爾濱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將以北躍、南拓、中興、強縣”戰略為導向,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加快推進產業升級、布局調整、要素集聚、擴量提質,年工業增長確保16%,力爭增長20%,利稅同比增長40%;非公經濟增加值增長20%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確保增長40%,非公經濟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同比下降5%,離岸外包收入同比翻一番。據悉,這是哈爾濱市按照大部門體制成立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后首次召開的大型會議。
重點實施百項投資億元項目
今年哈爾濱市將以項目建設為載體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深入開展項目建設提速年”活動,重點實施100項投資億元以上、10項投資1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建設,投達產項目新增銷售收入120億元以上。在此過程中,哈爾濱市將把擴大產業規模和優化產業結構統一起來,重點實施純電動車、省煙草公司新廠建設等項目。同時建設一批新興產業項目,圍繞新能源等4個新興產業,實施風電裝備、風電場、生物質能發電、碳纖維原絲、光電窗口生產線建設、好易通國家級數字集群通信產學研基地等項目,加快新能源產業總量擴張,提升新材料產業層次。哈爾濱市還將把新上項目作為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手段,積極謀劃飛機、核電、風電、LED、資源深加工等重大項目,跟蹤推進核反應堆冷卻機泵組制造等項目。
確保全年新增規模企業200戶
今年,哈爾濱市將不斷夯實工業發展的微觀基礎。大力發展非公經濟,將建立考核機制,壯大中小企業,進一步完善服務體系建設,繼續實施中小企業創業成長工程,新創建市級以上中小企業創業基地3個,新辦中小企業5000戶,新增就業崗位4.5萬個。哈爾濱市將積極培育規模企業,確保新增規模以上企業200戶,力爭達到300戶,新增規模企業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以上。哈爾濱市將力促大企業成長,推動哈藥集團等企業的國際化步伐,推動東輕、哈空調等大企業規模在國內同行業中實現位次前移,爭取新增10戶銷售收入億元以上的企業。
今年哈爾濱市將加強對企業的監測服務和要素服務,建立工業園區統計體系,加強對4個優勢產業、4個新興產業的運行監控和規劃引導,繼續用好工業貸款擔保風險備付資金。同時,哈爾濱市將加強誠信建設,建成1個全市征信中心平臺;建設企業信用信息、食品藥品行業信用信息和公務員誠信檔案3個數據庫;以乳制品行業為重點,啟動食品藥品工業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試點,逐步建立起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創建100家誠信示范單位。
啟動工業園區歸并整合
今年,哈爾濱市將以北躍、南拓、中興、強縣”戰略為牽動,著力推進工業空間布局調整。積極促進哈南工業新城和松北科技創新城建設,搭建推進新城建設的協調服務平臺,加快推進汽車制造、飛機制造等產業向哈南工業新城集聚,推進民用直升機發動機組產業化等項目建設,促進哈南工業新城迅速形成規模。加快松北科技創新城科技創新園和科技產業園建設。
同時加快產業基地建設,推動國家級新型工業化食品產業示范基地等基地建設,評出5至10個全市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從政策、土地、資金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大力推進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建設,建設3個服務外包公共服務平臺,服務外包核心園區投入使用,安置兩萬人從業、培訓服務外包人才1萬人、促進6000名大學生就業。
哈爾濱市還將啟動工業園區歸并整合,采取一區多園”等方式進行整合,確定重點發展的工業園區,原則上每個區、縣(市)認定1個市級工業園區。
啟動兩化融合”示范區建設
今年,哈爾濱市將以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推進增長方式轉變。將進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啟動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示范區建設,以3G技術推廣應用為重點,努力推進信息化發展軟硬件環境建設,推進農村和社區信息化建設,改善電子商務發展環境,搭建區域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和電子政務建設。同時加強技術創新,在松北和利民高新技術產業區搭建生物醫藥檢測、研發設備離合器共享平臺。全市認定市級技術中心15戶以上。完成重點新產品開發40項以上。哈爾濱市還將進一步推進節能降耗,同步推進存量挖潛和增量能耗控制,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倒逼落后產能的企業和產品退出市場,將有限的環境容量用于支持高端產業發展。
市委常委、副市長叢國章出席會議并講話,市領導姚建亭、葛喜東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