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代,企業的競爭越來越集中到信息技術的競爭上,因此信息化建設也自然而然地成了當前眾多企業的重要工作目標。經過多年的發展,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建設技術日趨成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企業規模的擴張,管理信息系統IT外包策略逐漸成為許多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首選方案。
一、IT外包的可行性
企業管理信息系統是優化企業業務流程和提升企業管理模式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它的實施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主要包括信息技術、企業管理,以及企業工作常識。其中信息技術包括軟件、硬件、網絡、IT項目管理等諸多復雜的專業知識。這些專業知識對于以信息技術業務為非核心的企業來說門檻很高。
外包(outsourcing)意即外部尋源”,是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組織機能和組織效率的一種業務運作方式。就企業組織而言,外包是委托外部服務提供者對企業的商務進程的某些環節進行運作和日常管理。IT外包(IT outsourcing),就是企業將全部或一部分的信息系統,在規定的服務水平基礎上,以長期合同的方式委托給外包的服務商,由其管理及提供企業所需的信息服務。它包括軟硬件維護與支持、技術培訓、主機數據中心、客戶服務器、網絡、桌面系統運營和管理、系統集成、應用開發與實施、電子商務、管理咨詢與重構等,是組織迅速開展信息化、提高信息化質量、提高企業工作效率、節約信息化成本的一種途徑。
1989年,全球知名的影像處理公司Eastman Kodak公司將其整個的數據中心、網絡以及微機操作分別外包給IBM、Digital Equipment和DEC等公司,這項為期10年、總值2.5億美元的外包合約拉開了信息技術外包的序幕。自此,IT外包產業蓬勃發展,增長迅速。外包已經成為信息系統領域的一個基本戰略。近幾年IT應用服務外包中開始從單純的外包呼叫中心轉向外包CRM(客戶關系管理系統)服務。而且,隨著企業與員工、供應商、顧客,以及其他合作伙伴之間商業協作網絡系統化需求的不斷增加,包括供應商關系管理(SRM)、供應鏈管理(SCM),以及客戶關系管理(CRM)等在內的信息鏈,都將可能成為企業外包的內容。
所以,將企業信息化項目外包,企業可以集中有限資源發展核心業務,并整合、利用最優秀的外部資源,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企業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同時保持對整個企業發展戰略的控制。這也是外包最根本的動因所在。
二、IT外包的實施策略
企業實施信息技術外包需要以下三步走:
1.分析和確定外包策略。在這個階段,企業的管理者通過在企業內部走訪調研,并與來自信息技術、法律、人力資源、財務等領域的專家研討后,對本企業信息化建設現狀及發展、業務需求進行合理地評估,并制定出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戰略和信息技術外包策略。2.IT服務商的選擇。在尋找適合的外包服務商時,首先,用戶要看外包服務商是否有運作管理能力,是否有成功的先例;其次,外包服務商是否了解本企業行業的特點,能夠拿出真正適合企業的操作方案;再次,外包服務商是否具有系統整合的能力。另外,是否有長期經營的能力和先進的技術,外包服務商的財政狀況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尋找到最合適的外包服務商后,就可以與之簽訂合同。合同中要規定外包的價格和評測性能的尺度,還要定下服務的級別、目標,以及違規的處罰條款。外包的合同不同于其他,簽約的雙方都要顯示出盈利的意向。
3.外包的實施和管理階段。在這一階段,企業要保持對外包業務的隨時監測和評估,并及時與外包服務企業交換意見。在外包實施的初期,企業還要注意幫助員工適應這一新的方式,應建立所有可能的溝通渠道,以便取得內部合作。對外包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要準備預案隨時解決,以使外包工作得以順利推行。
三、IT外包的優勢分析
首先,實行IT外包可以使企業節約成本。IT外包之所以能夠降低成本,其原因在于,專業化的IT外包商通過得益于規模經濟而減少了平均成本,而企業又通過將信息技術外包分享了規模經濟所帶來的好處。
其次,實行IT外包可以使企業集中力量培養核心競爭力。實施IT外包后,企業規模縮小,但更加靈活。企業從具有低附加值的日常的事務性IT業務中解放出來,能夠更有效地運用其核心競爭力,把時間、精力和資源集中起來致力于具有高附加值的戰略環節。
第三,實行IT外包可以使企業應用到最先進的信息技術。專業化的IT外包商出于生存和競爭的需要,必然會集中資源去開發最先進的信息技術,而企業通過外包的方式就可以享用到最先進的技術,既不必為技術的升級換代而憂慮,也不必為新技術的開發而承擔風險。
隨著社會分工進一步細化,IT外包逐漸成為企業選擇信息技術注入方式的一個重要途徑。對于業務外包這種管理形式,企業管理者如果能夠運用得當,必將促進企業更好地利用外部資源,加快自身發展,使企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能夠得到更加充分地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