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召開在即,軟件外包有望再獲政策利好,市場將加速回暖。
利好不斷,政策錦上添花
據悉,目前商務部、工信部和財政部等有關部委正在加緊修訂、完善鼓勵軟件出口的各項政策措施,有望呈送今年3月初兩會”審議。
近年來,國家軟件產業政策可謂佳報頻傳”,不斷助推軟件外包業持續走強。09年1月,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問題的復函》;09年5月,財政部、商務部等5部委出臺《關于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2009年9月國家6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金融支持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支持符合條件的服務外包企業境內外上市;2009年12月,商務部、工信部出臺《關于境內企業承接服務外包業務信息保護的若干規定》。
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對處在回暖復蘇階段的軟件外包業來說,無疑是錦上添花,為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行業回暖加速,兩會”行情值得期待
隨著國內經濟強勁復蘇,自2009年9月份以來,軟件行業步入快速回升通道。在出口方面,2009年我國軟件出口185億美元,同比增長16%,其中軟件外包服務出口24億美元。雖然增速出現一定的下滑,但隨著海外經濟體復蘇,國際軟件外包業務繼續向中國轉移的態勢不會改變,從ITO、BPO到KPO,外包形式不斷增多,作為全球制造中心,我國軟件外包有望再次進入快速增長期,在嵌入式軟件、ERP、物流軟件、通信軟件等方面的軟件外包具有明顯競爭優勢。
根據賽迪顧問的預測,我國軟件行業未來5年復合增長率將達17.2%,增長最快的將是軟件外包子行業,2008-2012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0%左右,其次是管理軟件和系統集成,而硬件行業未來5年增速只有9.3%。目前我國軟件主要發包國是日本,占據80%的業務,而歐美市場僅有15%左右。整體而言,我國軟件外包在全球所占份額仍很小,只有印度的1/10。這意味著,我國軟件外包業務發展空間巨大,未來10年我國軟件外包市場規模將超過10倍。
目前國內涉及軟件外包的上市公司較多,可值得關注的上市公司有東軟集團(26.92,0.13,0.49%)、浙大網新(7.50,0.08,1.08%)和中國軟件(25.94,0.34,1.33%)等。
前瞻政策,緊跟熱點,把握主力企業,是抓住軟件外包上市公司商機的關鍵,兩會”的召開,更令人對外包上市公司的行情多一份期待。
挑戰不少,尚需多方面突破
盡管如此,在為外包市場的迅速發展而歡呼自信的同時,我國軟件外包業仍然面臨多重壓力,與印度企業等國家在爭奪國際市場還存在諸多差距。這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目前我國軟件承接外包項目多集中在價值鏈的低端市場,存在服務外包扎堆”發展、競爭激烈、利潤偏薄等現象;二是國內承接服務外包企業多數規模較小,缺少名氣;三是人才瓶頸突出,在質量管理、關鍵技能方面,國內軟件企業同樣與印度企業存在差距;四是時下我國軟件外包業面臨人民幣不斷升值和人力成本上漲的雙重壓力,給外包企業營業利潤帶來一定沖擊。
專家認為,我國軟件外包業要進一步發展壯大,趕超印度等世界一流企業,首先要通過并購擴大承接企業的規模。我國可以通過制定相應的鼓勵政策,使具備一定規模的外包企業通過收購、兼并等方式進行強強聯姻,培育出領頭企業,樹立中國服務外包品牌;其次,軟件外包業要改變原有的粗放式行業格局,從產業鏈低端的單純客戶信息管理躍升到技術含量更高的業務流程外包、金融服務等中高端服務,以更從容面對國際市場的復雜競爭;再者,鼓勵大型跨國公司來我國設立研發、營銷等關鍵部門。跨國公司如能在我國建設研發中心、營銷中心、公司總部,將帶來強大的知識外溢效應、產業集群效應,并帶動我國國際服務外包向更高層次發展。
另外,推動各外包服務商建立戰略聯盟也重要。通過外包業務與各合作伙伴形成共生、互利、共蔽的生態系統,將大大增強對跨國公司的吸引力與抗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