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貝爾副總裁汪繼忠
中國電子報 劉晶 整理
上海貝爾走國際化道路有四個目標:成為世界一流的產業化基地、全球研發中心、全球采購與物流中心、面向全球的技術支持與服務中心。”
成立于1984年的上海貝爾已經走過了26年的歷史,上海貝爾的發展,是隨著國家的改革開放和通信產業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目前,我們一方面是阿爾卡特朗訊全球重要的機構,另一方面也是國資委直屬的中央企業,是中央企業中唯一一家采用國際化合作方式的企業。
作為立足中國走向國際的企業,上海貝爾在無線接入、固定接入及承載、融合的核心網等市場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在海外市場中,我們也在貫徹國家的走出去”戰略。上海貝爾走出去”的第一階段同大多數中國企業一樣,也是從東南亞、非洲、中亞開始,現在通過與阿爾卡特朗訊合作,產品海外出口也遍布北美、南美、歐洲市場。目前,海外業務分布50多個國家,占公司整體業務的45%。
上海貝爾也在發揮自身優勢,支持阿爾卡特朗訊集團的全球發展戰略。隨著中國市場日益重要,阿爾卡特朗訊不斷加強上海貝爾的戰略地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我們希望借助全球進行戰略轉型和調整的機會,使上海貝爾在集團內部起更多的作用。此外,我們希望改變目前合作的格局,形成端到端產品研發及生產能力,通過本地采購、本地研發和本地設計,提高整個阿爾卡特朗訊集團產品和方案的競爭力。
上海貝爾走的是引進、消化、吸收”的創新之路。阿爾卡特朗訊的貝爾實驗室擁有眾多業界頂尖領軍人物,也有很好的資源、研究項目,我們可以很好地利用這一點。
中國區研發中心是阿爾卡特朗訊全球戰略研發中心之一,是阿爾卡特朗訊全球最大的無線寬帶研發中心、最具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的無線產品基地和中心、國家重大專項的研發基地,也是阿爾卡特朗訊全球最大的固定網絡寬帶接入和下一代光接入研發中心。
上海研發中心是阿爾卡特朗訊第三代移動通信研發中心的重要基地,另外我們依托國內重大專項,比如已經做了3年的TD-LTE專項,成為了集團的發展引擎。目前我們在全國有上海、北京、南京、成都、青島5大研發中心,研發工程師占到企業員工總數的將近1/2。
上海貝爾積極參加國內外標準化組織,如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國際電信聯盟以及第三代移動通信合作伙伴、開放移動聯盟、DSL論壇、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互聯網工程任務組等。在這些組織中,我們提交了大量的專利文稿和標準文稿,有些來自我們中國區的人員還擔任了國際、國內標準化組織工作組組長。
2009年9月,阿爾卡特朗訊的全球信息服務中心(CDC)落戶上海浦東軟件園,該中心承擔著阿爾卡特朗訊全球重要應用系統的交付工作,也是國內首屈一指的高端服務外包項目。這也是利用國際金融危機,提升上海貝爾在阿爾卡特朗訊集團實力的一個很好的案例。
總結起來,上海貝爾走國際化道路有四個目標:成為世界一流的產業化基地、全球研發中心、全球采購與物流中心、面向全球的技術支持與服務中心。同時,我們也希望利用上海貝爾的核心作用,攜手合作伙伴,帶動產業鏈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