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ITO(信息技術外包服務)到BPO(業務流程外包服務),再到KPO(知識流程外包服務),中國的服務外包業從低端到高端,逐漸向知識密集度更高的KPO產業挺進。
畢馬威(KPMG)最新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僅就金融服務領域而言,KPO服務的全球市場規模預計在2010年將達到50億美元。
報告顯示,截至今年1月,中國內地已有9000余家服務外包企業,其交付中心遍及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近年來中國服務外包業增長很快,但相關調查顯示,除了采購外包以外,軟件設計、IT系統操作、IT系統應用與技術支持管理、后臺辦公室支持等單項離岸外包服務都以印度為首選地。
推薦閱讀
國服務外包咨詢主管合伙人梁慧寧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亞太總裁與省市長國際合作大會兼全球外包大會執行主席鄭雄偉分析:與印度相比,我國的服務外包存在一些劣勢,但也有自己的優勢,主要表現在社會穩定,經濟高速發展,市場需求廣泛,投資環境不斷改善,高素質人力資源成本低廉,交通、通信等現代基礎設施完備,基礎教育得到全面普及等。”
相比其他接包國,目前中國的離岸外包比例偏低。2009年中國承接的離岸外包占整個中國外包市場的22%。而印度的離岸外包業務占印度外包整體市場比例達64%。
梁慧寧認為,中國服務外包真正開始受國際發包商關注是從2007年開始。離岸業務需要時間發展,產業成熟后才可能獲得發包商青睞。同時,金融危機也促使發包企業重新考慮交付中心地點和布局,并會陸續在中國建立離岸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