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第八屆中國軟交會在大連召開,眾多軟件行業領袖政府官員在會上表達了對軟件外包行業的擔憂,有人表示人民幣升值會導致相關產業競爭力下降,有人認為軟件外包只能汲取產業鏈最少的利潤。在富士康等勞動密集型企業飽受質疑之后,軟件外包這一智慧密集型產業也開始引起產業的反思。
產業鏈末端價值有限
大連市委書記夏德仁在軟交會開幕之前的媒體見面會上就曾表示,中國軟件外包行業面臨著危機,中低端軟件產品和服務外包業務附加值低,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
方正國際首席執行官管祥紅也認為,現在中國的軟件服務外包就是和過去招商引資的工廠相似,無是外包而是分包,屬于產業鏈最底端。
中科紅旗董事長賈棟表示,軟件代工行業隨著市場的做大,大餅眾人分”自然利潤會越來越薄,藍海即將變成紅海。
人民幣升值成暗藏危險
用友董事長王文京也對媒體表示,由制造業所蔓延過來的員工的薪水增長潮流是自然趨勢。他承認這將給軟件產業帶來一定的影響。
對此,夏德仁也有著深刻的認識,他認為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會造成人工成本不斷提高,使我國軟件發展的成本優勢逐漸消失,如果現在不轉變發展方式,就會在今后國際競爭中處于被動地位。
提高附加值成祛病良藥
面對產業鏈附加值過低的現狀和人民幣升值,政府領導和眾多軟件領袖紛紛給出解藥, 夏德仁提出,軟件發展方式轉變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培養一批具有全球市場開拓能力的本土企業。
SAP全球高級副總裁海可曼同樣認為,中國完全可以去做高附加值的外包工作,而不是一味的去競爭低成本,外包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可能會有三大系統,一個是企業的預置系統,第二個是按需隨選系統,第三是移動應用系統,中國未來在這些方面有機會,應從這些角度下手。
管祥紅則從方正國際的經驗總結出,從技術應用到操縱流程,主動參與的工作利潤率更高。哪怕是簡單的服務,相關人員也應該動點腦筋,幫這個服務流程改善建議。創造一個完整的價值鏈。
據悉,2009年中國軟件出口協議金額101.5億美元,承接服務外包協議金額200.1億美元,騰訊科技將全程跟蹤報道本屆軟交會,尋找軟件產業發展的問題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