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國際CEO管祥紅(騰訊科技攝)
騰訊科技訊(婁池)6月22日消息,方正國際首席執行官管祥紅在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表示,目前國內軟件發展需要繼續完善價值鏈,同時他表示國內軟件市場還需要對知識產權提供完善管理,保護創新,創造更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管祥紅表示,現在中國的軟件服務外包就是和過去招商引資的工廠相似,無是外包而是分包,屬于產業鏈最底端,如果相關企業從技術應用到操縱流程,全都去主動參與的話,利潤率不一樣。
他認為,因為政府鼓勵外包行業做強做大,未來幾年中國軟件外包行業很可能產生巨無霸。
他透漏,未來方正國際會積極開拓國內市場,但是在國內市場面臨著自身知識產權被損害的風險,每年方正國際受此損失都會達到千萬。
管祥紅表示,知識產權方面的問題不僅僅會給類似方正國際這樣的技術型企業帶來經濟上的損失,同時也會阻礙國內軟件行業的發展,真正的軟件公司不敢投資創新,害怕為他人做嫁衣,所以阻礙了整個產業的進步。
在談到與外資對手的競爭時,他認為國內軟件企業的優勢是我們更加有針對性的解決我們所關注的中國市場,但國際化的公司有國際化的經驗,在針對全球需要方面比中國企業優勢更多。
以下為對話全文:
反思軟件外包行業價值鏈缺失
騰訊科技:今年開始,社會對IT領域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有一定的質疑和反思,這類公司只是利用廉價勞動力從產業鏈上獲取最少的利益,我想問一下軟件外包產業從產業鏈里獲取的利益是多少?
管祥紅:我不能講利潤是多少,因為各個企業不一樣,經營內容也不一樣。但是有一點我們現在說的軟件服務外包就是和過去招商引資的工廠相似,利潤不高,不是外包而是分包,分包是屬于最底端。從這種意義講,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外包是為中斷客戶提供價值鏈的服務。我們方正國際認為從技術應用到操縱流程,主動參與的工作利潤率更高。
騰訊科技:就目前而言,軟件外包是否促進了軟件行業人才的發展,如果軟件外包公司的員工去方正國際求職,您是否有興趣?
管祥紅:我暫時看不到促進作用,他們很難進方正,因為一個完整的價值鏈從研究開始到操作,如果單做底層工作價值是不行的,畢竟要涉及到流程設計,員工在分開價值鏈里面只做幾件事情不行,這些人的水平是一步一步走上去的,哪怕是簡單的服務,應該動點腦筋,幫這個服務流程改善建議。
單純的勞動也有很多的價值,但是價值要看完成價值鏈的程度,如果把流程像軟件外包一樣分的很細,他所看到的視野會被局限。
騰訊科技:印度有軟件外包公司,它們的規模非常大,但是現在國內尤其是大連附近都是小公司,您認為最近幾年軟件外包行業會不會產生巨無霸。
管祥紅:非常有可能,目前政府也非常鼓勵中國外包行業能發展和壯大。
國內發展需要維護知識產權
騰訊科技:方正國際現在的運營狀態是什么樣?
管祥紅:方正國際在日本有一個總部,國內總部是在蘇州。在日本,印刷這方面有比較大的基礎優勢,之后在交通、票務、醫療、各方面都有比較好的進程。
今后我們會在集團內部引進大的戰略方向,把一些行業進行整合,這樣我們在教育、公安、金融等比較大的行業也會逐漸打出方正品牌。方正國際就是針對各個行業的解決方案,包括外包服務。
騰訊科技:目前方正國際在國內的收入占總公司的比重是多少?
管祥紅:首先要解釋一下國內的背景,剛才說國外的IT服務如果有1000萬合同,700萬是軟件,但是在中國,則要完全反過來,在這種背景之下,軟件部分國外市場所占的比重更多。
騰訊科技:很多企業覺得國內知識產權不完善,造成一定的損失,聽說方正國際因為知識產權被侵害,每年的損失近千萬?
管祥紅:因為它有商業上的損失,不良競爭帶來的損失,我們有將近20億的收入,近千萬的損失是一個不過分的數字,不過更大的損失是企業擔心一旦它做這個創新后會被低成本獲取,這對愿意投資創新的軟件公司造成了致命的打擊,這個不僅僅是千萬的問題。
騰訊科技:您覺得國內的企業跟IBM等海外企業競爭的話,優勢劣勢各有哪些?
管祥紅:優勢是我們更加有針對性的解決我們所關注的市場,第二我們企業是原創性企業。優勢就是劣勢,像國際化的公司有國際化的經驗,是全球的需要,這方面我們跟別人比也有很大的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