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30多年時間里,佛山生產出世界消費市場上非常物美價廉的產品,佛山制造”赫赫有名。但是,在全球產業版圖中,佛山仍長期處于產業鏈以及利潤鏈的雙重末端,這使佛山不得不花大力氣進行傳統產業的轉型提升。金融危機后,各國紛紛致力發展新興產業,佛山動作迅速,并確定了光電產業、新材料、現代服務業等六大新興產業作為發展重點。那么,在新興產業的發展當中,佛山如何才能不重蹈傳統產業處于雙重末端的覆轍?佛山的新興產業如何在一開始就搶占產業鏈高端,又將如何打造新興產業佛山制造”品牌?
雙重末端”下傳統產業大而不強
在中國,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美的、格蘭仕,在國外,相當多的人知道佛山陶瓷。在過去的30多年里,佛山已經形成一大批具有國際規模的產業集群和生產企業,佛山生產的家電、陶瓷、家具、玩具服裝等產品遍布世界各地,佛山制造”享譽全球。
但是,與珠三角其他城市一樣,過去佛山走的還是傳統工業化的道路,發展雖快,但耗能大、污染重、產業層次不高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以佛山的傳統優勢產業陶瓷為例,陶瓷產業產值占佛山的7%,而能耗則占到20%,并且給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
從產業鏈來看,佛山的企業大部分處于低端的加工、制造環節,這些環節也處于產品價值鏈的低端,其利潤并不高。長期以來,佛山的傳統加工業靠廉價的勞動力、土地、資源等比較優勢承接來自歐美、港臺地區的產業轉移,賺取本來低廉的加工費,而隨著目前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環保成本以及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再加上近期的經濟波動,傳統加工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由于處于產業鏈低端,缺乏核心技術,佛山的傳統產業雖然規模大,但核心競爭力不太強。據了解,佛山傳統產業產品質量總體上比發達國家落后10到15年,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僅占45%,屬于落后水平的高達32%。傳統產業的低水平發展問題使佛山不得不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在其轉型升級上做了大量工作才初見成效。
新興產業初現龍頭”
或許正是由于傳統產業深受產業鏈、價值鏈雙重末端擠壓”之苦,佛山在搶抓新興產業發展機遇之時,就力圖避免重蹈傳統產業低水平發展的覆轍,使新興產業在一開始就盡量占領產業鏈的高端。
2009年底,廣東昭信集團的MOCVD(半導體照明芯片設備)樣機成功下線,這個目前在國內尚屬獨家的技術,有望打破芯片設備由國外廠商壟斷的局面,使佛山的LED產業擴至核心上游。
今年初,佛山旭瑞光電落戶南海,其主要股東
—SemiLEDsCorporation(旭明光電)是全球唯一可以批量生產金屬基底垂直結構芯片的企業,因此佛山旭瑞光電將打破中國LED產業無芯”的歷史。
今年5月,國內互聯網行業的領軍企業世紀互聯決定投12億元在佛山建立云計算南中國總部基地,該項目將建成全國首家融合新一輪信息技術和能源科技的創新產業基地;繼云計算之后,又有一新型IT項目計算機通用芯片”項目落戶禪城,該項目的運行有望打破AMD和英特爾在芯片行業的壟斷地位”,佛山在新IT產業的發展上一下子就站在了產業鏈的前沿。
從這一系列的項目可以看到,佛山已不再滿足于只是介入新興產業,而是以超前的思維培植引進龍頭企業,并發揮龍頭企業的作用,力爭掌握核心技術,從而搶占新興產業的鏈條高端,爭奪新興產業的話語權。在目前大部分地區發展新興產業均處于同一起跑線之時,這種發展思路必將會使佛山占得先機。
服務外包或成佛山制造”新品牌
而在引進眾多龍頭企業后,如何才能使龍頭企業落地生根”并發揮帶動作用,吸引更多的企業參與到新興行業中來?這就需要佛山提供高水平的現代服務業、城市環境、科研合作等與產業密切相關的配套服務。與傳統的加工行業相比,作為知識經濟代表的新能源、新IT、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更加注重產業與資本、產業與科研、產業與城市的互相促進,尤其是對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水平要求更高,而佛山在這些方面均有不少動作。
2009年,廣東省金融高新區落戶南海,目前已吸引20多家國際金融機構進駐,成為廣東金融業的七大基礎性平臺之一,被外界稱為無中生有”的佛山金融業將為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足夠的資本動力。
位于順德的廣東工業設計園目前聚集了國內外500多位設計師,其目標是在未來6年打造成全球工業設計服務外包基地,服務外包將占總業務的50%。而發展現代物流業,也是佛山提升新興產業配套服務能力的一個措施。據了解,目前佛山正以鋼鐵、家電、家具等專業物流城市配送模式為特色和示范,引領現代物流業向高端發展,打造華南的物流中心。
在佛山看來,包括金融在內的現代服務業是佛山有望產值過千億的三大新興產業之一,而不管是工業設計還是金融服務、現代物流,佛山的目標都是不僅為本市服務,還要服務周邊城市、走向世界”。
可以明確的是,無論是培育龍頭企業占領產業鏈高端,還是發展外包的現代服務業,佛山都希望在新興產業上也能再現佛山制造”品牌,并且這個品牌將會從之前單一的制造領域向制造和服務領域共同發展的方向轉變。
佛山市委書記陳云賢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說:佛山主張龍頭企業先創建自己的品牌,再注冊自己的專利,尤其是發明專利,最后將自己的標準變成行業標準、國家標準甚至是國際標準,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來打響自己的品牌。”陳云賢認為,佛山企業的終極目標是用自己的品牌、專利、標準,讓他人為自己貼牌生產,而這無疑是佛山新興產業發展的方向。
闖關難點
掌握核心技術最為關鍵
在搶占新興產業發展機遇中,佛山的表現確實搶眼。但有一個現實的問題是,新興產業目前大部分都處于起步階段,其發展仍要經歷一定的過程,并可能伴隨著不可預知的投資風險,因此,在通往新興產業的道路上,佛山仍將面臨不少難關。其中,對核心技術的掌握與否,將直接制約佛山新興產業的發展水平。
難關1
技術缺失致產業無核心競爭力
以LED行業為例,雖然佛山的LED產業產值有200多億元,但目前佛山企業做得更多的是LED封裝和下游的簡單應用,而在產業鏈的上游如芯片研發、設備制造等核心環節,參與的企業并不多。據了解,目前LED芯片生產、設備制造的核心技術仍掌握在歐洲國家和臺灣地區,而國內企業擁有LED核心芯片技術的企業少之又少。
實際上,目前在新興產業領域,絕大部分佛山企業集中在投資小、技術含量低的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中下游位置,對于芯片、太陽能電池材料等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上游核心環節,則涉足較少。而產業發展中上游核心環節的缺失,將導致佛山新興產業發展對外部地區的依賴性較高,整體產業缺乏核心競爭力,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難關2
高成本致難以平民化
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是,新興產業高成本”特征比較明顯。由于新興產業對技術要求較高,企業在進軍新興產業時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成本,這種高成本帶來的后果就是新興產業產品價格相對偏高。對于對價格仍然敏感的中國市場來說,這一問題或將導致新興產業產品難以實現價格的平民化,也就難以大規模推廣了。
還是以LED產業為例。據悉,目前從國外進口一臺半導體照明芯片設備要1500多萬元人民幣,而LED燈中的芯片成本是傳統燈具的3至4倍,高昂的購置成本使得LED燈的價格居高不下,極大影響了LED燈在國內的推廣。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電動汽車行業,據了解,目前電動汽車的價格比燃油動力車的價格高出不少,使得新能源汽車如今是叫好不好座了”。
難關3
如何撬動民企參與熱情?
在佛山過去30年的發展當中,民營企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政府對新興產業的發展是信心滿滿并做好了充分準備,但新興產業要想形成產業集聚和相對完善的產業鏈,本土民營企業的參與將至關重要。
但是,眾所周知的是,佛山民營企業十分務實,對于自己不熟悉且未形成產業化、規模化的新興產業,又有多少民營企業愿意參與進來?另外,新興產業的發展必將需要高投入去掌握核心技術和開拓市場,而這個過程將可能伴隨投資失敗的風險,務實、精明的佛山民營企業家們,又是否愿意拿出真金白銀投入到新興產業的發展中去呢?政府又該如何引導本土資本切入新興產業?這將是佛山新興產業發展中必須面對的問題。
媒體事件簿
一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佛山要走在全省前列》,2010年4月4日,廣州日報
《佛山新興產業走在全國前列》,2010年4月16日,佛山日報
佛山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做法,受到國家和省的相關領導的關注。據廣州日報報道,廣東省省長黃華華在對佛山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情況進行調研后認為,佛山在發展平板顯示、LED照明等新興產業取得了重大進展,走在全省前列,為全省發展新興產業樹立了典范”。黃華華還要求佛山圍繞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產業、半導體照明和電動汽車等三大重點領域,選準主攻方向,抓緊建立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路徑,加強省部產學研合作,搶占產業和科技發展制高點。這一言論也被視為廣東省對佛山發展新興產業的肯定和期許。
而據佛山日報報道,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在佛山調研后也認為,佛山的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初現成效,走在了廣東甚至全國的前列。”這對佛山來說,應該是一種鼓勵,更應該是一種動力。
二
《佛山:3年培育3大千億級新興產業》,5月19日,南方日報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概念提出并不久,佛山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就出手迅速,先后引進LED、新IT、新能源等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在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佛山轉型路徑也引起了南方日報的關注,在5月19日的頭版上對佛山在新興產業的發展進行了深入解讀。
文章認為,快”字訣是佛山占領新興產業制高點的重要法寶。佛山不僅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上動手快、出招早,而且敏銳地抓住金融危機后世界各國重新布局產業的機遇,利用自身優勢迅速引進新興產業的龍頭項目,使新興產業在佛山形成初步的集聚效應。文章認為,光電產業、新IT產業、新能源三個產值有望達到千億元的產業若在2012年實現這一目標,將使佛山多層次現代產業體系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佛山產業也將得到脫胎換骨的改變。”
個案
國星光電:走向產業鏈高端
今年2月底,總投資超過3.5億元的佛山旭瑞光電正式啟動,這也是LED高端領域的國際核心技術首次進入中國。由于旭瑞光電的合作方———美國SemiLEDsCorporation是目前全球唯一可以批量生產金屬基底垂直結構芯片的企業,因此旭瑞光電將填補金屬基底垂直結構芯片技術的空白,使佛山乃至廣東搶占半導體照明產業上游位置,在LED產業鏈的完善上又邁進了一大步。而對于參與投資的國星光電來說,公司也終于實現了向LED產業最高端的芯片制造領域進軍的目標,成為佛山企業占領新興產業高端的代表。
國星光電1969年起開始半導體原材料的生產和銷售,涉足LED領域已有30多年的歷史,但一開始,國星光電的業務多為來料加工,為日本企業生產與LED相關的配件。在多年的發展當中,公司通過自主創新,努力掌握了先進的LED封裝技術,成為中國內地三大LED封裝企業之一,也是產量最大的SMDLED封裝企業(不含外資企業)。
但是,國星光電管理層意識到,沒有芯片制造能力,公司的封裝規模再大,最終也只是得到微薄的加工”利潤,更談不上掌握核心技術、主導產業發展了。為此,國星光電加大研發投入,嘗試向芯片制造領域進軍,進一步完善企業的產業鏈。據了解,2000年以來,國星光電在新產品研發與技術改造的投入累計達5000多萬元。在加大自主研發的同時,國星光電也積極尋求與國外LED行業龍頭的合作。而隨著旭瑞光電的成立,國星光電深耕LED行業的努力也得到回報,使公司進軍高端芯片制造的目標得以實現。
與此同時,國星光電的IPO申請也得到證監會的批準。技術優勢再加上資本優勢,國星光電在走向產業鏈高端、取得核心技術的話語權上必將有大的作為。
各界聲音
我們的LED現在更多的還是封裝生產,向下的技術應用和向上的芯片研發都很少,如果產業不能擴展,就很可能重復投資。”
———賽迪顧問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濤
新興產業的發展關鍵是走得快、走得早,而在發展初期龍頭企業的帶動十分關鍵。另外,新興產業也要注意相互之間的融合發展,如能源產業和信息產業的融合是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方向之一,佛山可以利用目前在新IT產業上的優勢為光電、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服務。”———世紀互聯首席架構師陳正強
產業鏈的完善固然重要,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一個地方不可能再打造完整的產業鏈,佛山要根據自身實際,力爭掌握新興產業的高端技術,打造新興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而不是求全求大。”
———市委黨校副教授、佛山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趙起超
本版撰文南方日報記者沈文金魏方 (本文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