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江西頻道9月27日電(記者胡錦武)中國與印度在服務外包業上的差距正在縮小。”26日在江西南昌開幕的第五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上,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周銘對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前景直言不諱。
周銘的底氣”來自于近年來中國在服務外包產業上迅猛發展的勢頭。
服務外包業是指跨國公司將軟件開發、IT技術支持、財務結算、人力資源服務等非核心業務發包給本企業以外的專業服務提供者。僅以中部城市南昌為例,2009年至今年7月,南昌新增服務外包企業212家,新增從業人數23094人,服務外包接包合同簽約金額累計達8.6億美元。其中,今年1至7月份,南昌服務外包接包合同簽約金額和執行金額同比分別增長348.67%和224.4%。
和南昌市一樣,目前中國已有20個城市被指定為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其中除了北京、上海、大連和深圳等一線城市,成都、西安、杭州等眾多二線城市。而中國幾乎所有的主要服務提供商都位于這些示范城市。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已經成為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競爭,實現現代化的又一重要戰略選擇。”商務部副部長王超說,為了促進跨國公司更多了解中國承接服務外包能力,將更多的服務外包業務轉移到中國,商務部陸續與61家跨國公司簽署了促進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合作備忘錄”。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為了推動服務外包產業發展,陸續出臺了近30項鼓勵政策措施。由此帶來的直接效果是,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的迅速發展。王超透露,今年1至7月,中國新增服務外包企業1855家,新增從業人員35.1萬人,全國承接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82.8億美元,同比增長72.8%。
然而,與全球服務外包業龍頭老大”印度相比,中國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外包產業是印度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據統計,包括軟件和服務外包在內的外包產業為印度創造就業崗位逾230萬,產值占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的7%,占印度出口總額的近四成。目前,印度已承接全球65%的離岸軟件外包業務和46%的服務外包業務。
由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詢公司和技術服務供應商——埃森哲公司和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共同完成的《2009年中國服務外包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外包提供商47%的收入來自國內買家,僅21%的收入來自日本和韓國,29%來自美國和歐盟。人才、資本和強大品牌的缺乏仍然制約著中國外包業的發展。
與此同時,政府的政策支持、巨大的內需市場、門類齊全的制造業基礎、相對充沛的人力資源和相對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則成為了中國服務外包業最具吸引力的優勢所在。
行業優勢是未來競爭的關鍵,只有幫助中國服務外包產業升級,才有可能趕超印度。”安永(中國)企業咨詢有限公司執行總監王世文認為,各示范城市應緊抓金融、電信、制造等規模性行業市場機遇,積極探尋醫療等成長性行業機會,挖掘服務外包新增長點。
然而,中國服務外包業的快速發展已勢不可擋。畢馬威近日發布的中國服務外包市場傾向調查”報告中,預計未來5年中國服務外包市場將保持26%的年復合增長,未來國際軟件外包業務向中國轉移的態勢將進一步明顯加快。
與印度經濟結構呈現巨大反差的中國服務內需市場,正在逐步加大對全球服務供應商的吸引力。”周銘認為,隨著IT管理水平的提高,加之國家的鼓勵政策,內需市場將加速擴張,中國服務外包業在未來5年的增長潛力將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