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商務部服務外包工作委員會高級顧問陳剛
記者:什么是服務外包?
陳剛:所謂外包,就是交給第三者”來做。服務業是一個把高新技術運用到每個人生活中的產業。像當代年輕人流行的手機上網、手機看電影等,背后都是復雜的科學技術應用,單靠一家公司是難以完成的。從研發到生產的過程越復雜、越高精尖,其分工就越精細,自然就產生了第三者”甚至第四者”,于是有了服務外包。
記者:中國和印度在服務外包的產業鏈中分別扮演什么角色?
陳剛:中國的服務外包產業,還處在低端水平,處于產業鏈底層。這是必須經歷的階段。印度也是從底層開始做,而現在,在服務發包上,印度在國際化水平、技術水平、商業水平、流程水平等方面已經和美國平起平坐。
記者:中國目前處于服務外包最底端,是因為我們技不如人嗎?
陳剛:在1999年計算機進行千年時間轉換的過程中,印度一下子接到了幾十億美元的訂單,由此進入美國各行各業的計算機領域。注意,這本質上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商業問題,是技術應用的問題。
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技術在日常經濟生活中的市場應用嚴重不足。服務行業是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的,但現實中我們對消費的關注遠遠比不上投資,這種顛倒的結果就是:我們在技術轉換成應用方面比印度差得多,花了很多人力、財力完成的研究卻難以用來改善人民生活。
記者:四川應怎樣發展服務外包產業?
陳剛:以即將入川的富士康和仁寶為例。成都市政府可以跟富士康、仁寶談,你不要僅僅使用我們的廉價勞動力資源,也要給本地的服務外包企業一些業務。就是說,政府要幫助外來企業提供本地企業可以做的服務。
成都正在大力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政府應為企業的需求提供方便。其次,要通過并購合作,集中優勢培育幾個大企業。第三,政府有很多服務可以交給服務外包企業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