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成都舉行了規模盛大的中印商務論壇”,其中中印服務外包企業對接洽談會”成為本次壇中的最大亮點。
此次論壇透露,目前有越來越多的成都產”服務外包企業西進印度,加強了與印度企業的合作,而印度也有越來越多的軟件外包落戶成都,尋求合作。據統計,2009年,成都市服務外包產值約250億元人民幣,占全國服務外包產值的一半;而印度則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就一直引領著全球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趨勢,成為世界最大軟件外包國家。
軟件外包正處10年黃金期
畢馬威發布的中國服務外包市場傾向調查”報告中,預計我國軟件行業未來5年復合增長率將達17.2%,增長最快的將是軟件外包子行業,2008-2012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0%左右,未來國際軟件外包業務向中國轉移的態勢將進一步加快。
目前我國軟件主要發包國是日本,占據75%的業務,而歐美市場僅有20%左右。整體而言,我國軟件外包在全球所占份額仍較小,只有印度的1/10。這意味著,我國軟件外包業務發展空間巨大,未來10年我國軟件外包市場規模將可能超過10倍。今年1-5月,我國軟件出口協議金額33.9億美元,同比增長33.7%,承接服務外包協議金額74.8億美元,同比增長112.6%。
政策利好助推,成長價值明顯
中金預計中國軟件(600536)包行業仍有10年以上的確定成長,原因是產業轉移仍在持續,行業發展空間廣闊,并且仍在繼續擴大,未來中國外包行業的發展機會來自:第一,歐美國家正分散外包業務過度集中印度的風險;第二,歐美日等國IT企業正尋求海外發展,需加強與中國合作;第三,中國國內市場日趨成熟發達,技術能力越來越突出。
更為關鍵的是,近年來中國軟件外包業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助推軟件外包業持續走強。09年1月,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問題的復函》;09年5月,財政部、商務部等部委出臺《關于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2009年9月,6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金融支持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2009年12月,商務部、工信部出臺《關于境內企業承接服務外包業務信息保護的若干規定》;2010年8月,財政部等3部委發文,自2010年7月起,對在北京、天津、大連、廈門等21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的企業從事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
而今,新一代信息技術已被國家定位為新興戰略產業,軟件外包領域更是國家政策未來扶持的重點,中國軟件外包正處10年黃金期的初期,將成為全球服務外包最具競爭力國家。
軟件股交易機會增多
盡管今年軟件上市公司三季報大戲尚未正式開幕,但業績預期明確向好的公司股價近期卻明顯異動,一些涉及云計算、物聯網、三網融合和軟件外包業務成長明顯的個股出現強勁上揚。
從目前情況看來,國內涉及軟件外包的上市公司有不少,可值得重點關注的上市公司有東軟集團(600718)、浙大網新(600797)、海隆軟件(002195)等。在A股上市公司中,東軟居于國內軟件外包第一,主要是對日業務,其盈利的75%來自于軟件外包,預計第三季度凈利將比上半年有一定增長;海隆軟件則只有軟件外包一項業務,占主營收入比例達到95%,業務集中依賴對日外包,預計今年1-9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比上年同期增長80%-100%,股價受到較大支撐。
浙大網新軟件外包國內第7名,但對美外包第一,同時經營對美、對日業務,其有27%的盈利來自于外包業務,目前比重在迅速上升。對于中國軟件、恒生電子(600570)和三維通信(002115)而言,軟件外包占全部業務的比重還較低。另外,涉及軟件外包的國內上市公司還有在香港上市的中訊軟件、中軟國際,在美國上市的則有文思創新等。
專家預計,軟件行業2010第三季報將告別半年報的平淡,逐漸有所起色,行業全年穩定增長仍可延續,尤其是第四季度增長會更明顯。主要原因在于軟件企業從年初起就開始加大費用投入,這部分投入在三、四季度將會逐漸產生回報,而大量應收賬款也將回收,大為增厚企業利潤,尤其是有并購的龍頭公司如用友、東軟,業績變化會更明顯。
然而專家指出,雖然軟件業屬于產業升級受益行業,但軟件業上半年行業增長率與時下較高的個股溢價率不是太相匹配,估值比較高,投資者仍需謹慎,區別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