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隨筆《對招商引資的一些看法》發表后,我們收到了很多的讀者來信,尤其是來自高新區、軟件園以及信息產業基地的朋友感慨最多。他們說,這個稿子寫得很實在,我們為了招商引資喝酒把胃都喝壞了,但很難招到重量級的投資商,為此苦惱不已。
在上期的隨筆中,我重點說明兩點:第一,招商引資要靠持之以恒地跟進、溝通和服務;第二,要用開放的心態實行外包,把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外包出去。本期的隨筆,我想重點談一個觀點,就是招商引資是一把手工程。
寫到這里,很多人會說,我們國家什么都是一把手工程。沒有辦法,這是由中國的體制所決定的,也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征所決定的。一個高新區或軟件園能不能做好,能不能做大,關鍵看一把手是否有超越別人的思想高度,是否有比別人更廣闊的開放心態,是否有工作魄力和人格魅力。毛主席早就說了,干部確定之后就是政策的落實。如果一把手沒有高度和深度,只是好大喜功,搞政績工程,把高新區和軟件園看作升官發財的階梯,那他就根本做不好,也根本做不起來。
最近我分別訪問了中國聲谷和遼寧綏中濱海經濟區,有很多感受想和大家分享。
位于揚州廣陵區的聲谷產業基地(也稱江蘇信息服務產業基地)讓我感觸最深的,不是它有多少辦公樓房,也不是它具備什么產業規模,讓我真正感到有信心的是他們的區委書記陳鍇竑(前廣陵區區長),這是一個從基層一步一步實干上來的領導,和他交流,我沒有感到任何的信息不對稱,這是很多政府官員所不能比擬的。過去從來不曾謀面的我們,一交流,對產業界的看法就有很多共鳴,這讓我很詫異。
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和世界500強打交道,每年有相當部分時間在這些公司的總部訪問。也就是說,我每天都工作在IT最前沿,而他每天則工作在最基層而非IT領域。經過深談,我發現,陳書記每天都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擠出相當的時間閱讀和上網,其中包括長期閱讀《IT時代周刊》這樣相對專業的刊物。在他的領導下,揚州的聲谷”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非常迅速。現在三大電信運營商已經相繼把華東的呼叫中心落戶在他們的園區了。據說,還有很多金融機構也準備把呼叫中心落戶在這里。
綏中濱海經濟區是在遼寧省省長親自策劃下開發的,在這里,讓我感受到信心的同樣是經濟區的一把手——縣委書記兼經濟區管委會主任田樹槐。這是一個非常有思想的領導者。有工作魄力,也具備對外界敏銳的觸角。他對我說,綏中不和別的地方比優惠政策(當然也有很多優惠政策),我們只和別人比服務,比政策的落實和到位。不論局長還是主任,要是連續兩個月評分不及格就要下崗,這是硬指標。所以在綏中辦事,只要符合政策,就不需要找熟人,也不需要托關系,沒有人敢刁難你,更沒有人敢拖延辦事。現在的綏中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大干快上的景象,我相信,未來這里一定能趕上或超越一路之隔的秦皇島高新區。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對致力于招商引資的高新區一把手來說更是如此。今天,我們很多人都在感嘆達沃斯論壇的影響力,殊不知,四十年前的達沃斯,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普通小鎮,創建論壇源于當年施瓦布教授在旅游時的突發奇想: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地方啊,要是在這里舉辦一個管理論壇,一定會讓人心馳神往。于是,經過這位教授和他的繼承者四十年持續不斷地創新,達沃斯論壇最終成為全世界政治領袖、商業精英、知名學者們不容錯過的盛會,這個只有1萬多人口的瑞士小鎮,也由此享譽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