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經濟工作會指出,要盡快啟動、全力爭取打造國內最大的數據處理基地,最終要做成上百萬臺服務器、上千億美元規模的云計算”基地,成為全球數據開發和處理中心。
昨日,市經信委主任沐華平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重慶正在啟動打造云計算”產業試驗區,目標是要建成全國最大的數據處理基地,助產業結構升級,目前,已選址兩江新區。
有了這朵云”,不僅可改變市民生活,還將幫企業降低成本。
重慶優勢遠超沿海
目前,重慶已具備打造‘云計算’數據基地的條件。”沐華平表示。
發展云計算”產業,不受物流等運輸方面的限制。重慶具備發展優勢,這種優勢為周邊和沿海無法比擬。市經信委認為,這些優勢包括豐富的人力資源、人力和土地成本低、地質結構穩定等。
我市每年大學畢業生達15萬人,其中IT專業為5萬~6萬人,人才數量居全國前列。同時,與沿海比較,重慶人工和土地成本要低三分之一左右。
打造數據處理基地,地質結構穩定是先決條件。”市經信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說,數據處理基地要實現穩定傳輸,要求無地震、水災、旱災等,重慶具備這些條件。
選址兩江新區水土鎮
目前,我市少數企業開發的數據處理系統,已具備云計算”的雛形,但并未形成規模。
據介紹,目前我市已完成云計算”數據基地的選址,計劃在兩江新區的水土鎮開建數據工業園,僅一期面積就達10平方公里。屆時,世界各地的數據都可在這里儲存和處理。要發展云計算”產業,需引進大量的數據處理企業。再在數據中心周圍,云集一批公司為這個云計算”進行服務。目前,我市已啟動招商引資,正與不少IT巨頭商談投資合作,圍繞云計算”做文章,計劃引進大大小小的企業10萬戶進駐水土,從事服務外包、城市智能化管理系統建設等。
助重慶服務外包騰飛
市經信委認為,發展云計算”基地,將助推我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
預計到2020年,重慶市服務外包產業收入規模將達2500億元,其中,軟件及信息服務外包規模突破1800億,力爭進入全國前三強。屆時,重慶將被建成全國首屈一指的軟件服務外包前沿城市”,形成100萬人的軟件及信息服務外包大軍。
背景
何為云計算
說到云計算”,很多市民都覺得陌生。
簡單地說,云計算”是通過寬帶網絡對計算機等資源進行統一管理調度,形成一個計算資源池,向用戶提供按需服務。市經信委主任沐華平說,云計算”產業試驗區建成后,不僅針對數據進行存儲和分類整理,還在重慶打造了一個操作平臺,該平臺更像一臺超級計算機,通過服務器將數以萬計的計算機連成一體,智能化處理各種數據,可實現與世界同步,資源共享。
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寧家駿表示,比如A公司有臺計算機在北碚,B公司的設備在沙坪壩,雖然兩家公司空間上不在一起。但是可以通過網絡,生成一朵云”,將兩家公司的設備連接起來。如遇到一組難算的大數據,A公司和B公司的電腦都無法獨立完成,就可以將兩家公司電腦的計算能力通過云”連接起來,讓這朵云”幫著算。說白了,就像拼桌子,兩家公司的桌子都太小,通過‘云’將其拼在一起,能在上面處理更大的東西。”寧家駿表示,憑借這朵云”,不僅僅連接幾家公司,它甚至可以將成千上萬臺電腦拼”成一個超級計算機。
生活影響
看病資源共享 開車可查實時交通狀況避堵
當市民把最常用的數據和最重要的功能都放在‘云’上,人們對電腦、應用軟件乃至網絡的認識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市民的生活也會因此而改變。”
當駕車的時候,只要用手機連入網絡,就可以直接看到自己所在地區的衛星地圖和實時的交通狀況,可以快速查詢自己預設的行車路線,不用擔心被堵;還可把自己剛剛拍攝的照片或視頻剪輯,讓遠方的親友分享。
我們的電腦可能會被損壞,或者被病毒攻擊。為使用某個最新的操作系統,或使用某個軟件的最新版本,我們必須不斷升級自己的電腦硬件。有了云計算”后,就有專業的IT人員幫你維護硬件,幫你安裝和升級軟件,幫你防范病毒和各類網絡攻擊。
你在手機中存儲了幾百個電話號碼,換了新手機復制號碼很麻煩。而在云計算”的網絡應用模式中,數據保存在云”端,所有電子設備只需要連接互聯網,就可訪問和使用這份數據。
與此同時,很多可提供公共服務的云”將誕生,例如醫療衛生云、教育云等。目前,醫院之間的信息管理系統是各自為政”,并未實現聯網。如果在重慶建一朵醫療衛生云”,各大醫院的信息數據就可實現統一管理和更新。屆時,無論在哪家醫院就診,醫生只要上網接入醫療衛生云”的系統,就可隨時查詢到病人病歷、了解病史及吃過什么藥等。
企業影響
連接世界500強 渝企可享受廉價服務
微創軟件副總裁重慶分公司總經理周京平表示,這朵云”不僅能處理大量數據,還能給重慶企業帶來來自全球的廉價信息處理服務。
重慶本土中小企業也可通過該平臺享受到和世界500強一樣的服務,而且所支付的費用會更低。”周京平表示,這就好比企業和電廠的關系,如果電廠專門為一個企業發電,企業要支付的費用肯定很高。但如果企業通過電網向電廠買電,價格就會便宜些。這朵云”就好比一個電網,讓重慶本地的中小企業廉價使用國外的服務。
周京平舉例說,微軟的一些辦公軟件買一套價格很昂貴,但如果云”建立起來后,大家在云端”共用一套軟件,購買產品的費用由使用這款軟件的企業共同支付,企業的成本自然會降低。
比如重慶的汽車生產企業,每年會花大量資金去采購原材料,要找到品質高的原料是企業頭痛的問題。而世界500強企業,他們將尋找貨源的業務外包給服務商,由這些服務商代其采購,但要支付一大筆費用。這是重慶的中小企業無法承受的,而一旦重慶云計算處理基地建設起來,我市中小企業可通過云”和世界500強連接,共享他們的資源。只用支付給云”少量的費用就能享受服務。同時,通過云”,你的產品就能輕易被世界500強找到。
商機
云計算數據整理 中小企業有錢途
市經信委主任沐華平表示,當來自全球的大量數據聚集重慶處理后,服務外包企業可圍繞數據清理、數據整理、錄入等環節賺錢。據市經信委測算,當云計算”的業務規模達到上千億美元時,催生的商機將按1∶6”的比例放大,預計產值將達到6000億美元以上。
據了解,云”建成后,消費者要享受服務需要購買,這正是數據處理企業的收入來源。此外,數據處理企業周圍,還需聚集一批企業為他們提供外包服務。例如,大量數據需要專業人士進行清理、整理,這正是重慶服務外包企業的機會。
雖然我們沒有倉庫,但是我們至少能幫別人打理倉庫內的東西。”中天國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熊東將云計算”數據中心比喻成了一個倉庫,他可為倉庫打雜”。熊東稱,比如醫院給住院病人做的病歷,要存到數據中心,首先要將數據錄入,再分類存檔。如果病人的病情出現變化,舊的數據還要更新、清理。而數據錄入、歸類、清理甚至分析數據,都能為重慶的服務外包企業帶來商機。
熊東稱,數據錄入一類簡單的工作,他們一般按每月4000元/人收費。而如果要歸類、更新數據,甚至進行分析,則人工費就可能上萬元/人。熊東表示,他手下共有幾百人能做數據處理業務,如果未來數據流量很大,他企業的收入就可實現成倍增長。
展望
IT業明年成重慶第一支柱
重慶汽摩一業獨大”的現狀,或將在明年發生根本性改變。昨日來自市經信委的消息稱,未來5年我市將加大產業結構調整,預計在2011年,重慶電子信息產業銷售值將超過3000億元,取代汽摩成為第一支柱產業。
市經信委主任沐華平說,2009年,我市先后引進惠普、富士康、英業達、廣達,提出打造亞洲乃至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基地的戰略目標。
預計明年,我市所引進的筆記本整機項目將陸續達產,成為我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屆時,以筆記本電腦為主的電子信息產業將成為重慶第一支柱產業,這將全面推動重慶工業轉型,實現我市經濟發展的歷史性突破。
5年內重慶要建成四大基地
我們已經梳理出了IT產業的重點產業鏈,以‘5+3’為發展戰略。”沐華平說,5”是指計算機及周邊設備,集成電路,通信及物聯網,汽車電子、醫療電子、數字化儀器儀表等應用電子,智能家電與數字視聽等5大產業鏈;3”則是LED及光伏、電子裝備、新型顯示器3大產業鏈。
據悉,未來5年內,我市IT產業計劃完成總投資3000億元,重點培育千億級企業2~3家,百億級企業15~20家,力爭實現銷售收入8000億元,使整個電子信息產業銷售收入達10000億元,約占全國總量的10%左右,從而把重慶建成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亞洲集成電路產業旗艦基地、國家醫療電子產業基地、電子裝備產業基地。為推動IT業發展,我市將組建200億工業轉型資金,加大招商引資。同時,5年內,將推出萬套高端人才住房,招攬IT人才。
觀點
寧家駿 云托起重慶服務外包高地
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寧家駿表示,云計算是IT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誰將這朵云”掌握并且用好了,誰就能搶占服務外包的先機。云計算的最大好處就在于聚集。它建立了一個虛擬的平臺,將各種資源整合在一起,使得重慶的信息產業規模化、集約化。
做服務外包訂單是關鍵,云計算可將重慶企業的公共資源整合在一起。比如一套軟件開發程序,重慶的服務外包企業可以在云上共用,這樣企業開發的成本就會隨之降低,而企業運行的效率也將有所提高。成本降低了,效率提高了,世界各地的訂單就會越來越多地聚集到重慶。大型國外企業在重慶的業務量越來越大,自然就會選擇在重慶落戶,大企業的落戶,又將進一步推動當地IT產業的發展,形成良性循環。同時,通過這朵云”重慶企業可以實現與全球其他企業接軌,這也有利于當地的服務外包企業開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