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才準備在2012年在海外上市,這將是中國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人力資源外包企業。”中國最大的人力資源外包服務企業易才集團CEO李浩在接受《商業價值》采訪時明確表示。
顯然,李浩對海外上市是充滿了十足的信心。雖然成立僅7年多,但易才在前5年一直保持著每年高達300%的增長,即使在經濟危機最嚴重的2009年,其增長率也超過了30%,2010年增長超過50%。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企業招聘人員規模、地域范圍不斷擴大,企業一方面希望能夠降低勞動力成本,提高生產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對內部人力資源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地方在勞動合同關系、保險等很多政策方面有著巨大差異性,單純依靠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管理不可能完全處理,特別是現在很多企業在中國各地甚至國外都有分公司,人力資源管理面臨著巨大挑戰。
因此,人力資源管理這個原本屬于企業內部的管理部門,被切割出來成為一門專業的生意。正是如此,這個行業也吸引了大量風險投資的關注。易才就在2005年獲得了寰慧投資(GGV)600萬美元的投資,2007年又獲得寰慧投資和華威國際(CID)聯手投資的1200萬美元;成立于2005年的上海薪得付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DP)在獲得第一輪10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后,又獲得Investor AB、富達國際(FAV)和住友商事亞洲資本共1000萬美元的投資;東方標準人才服務有限公司獲得DCM(Doll Capital Management)及DT Capital近千萬美元的注資;匯思集團則獲得今日資本約1億元人民幣的注資。
無極限市場
數據顯示,2008年全球人力資源外包市場規模達到800億美元,2009年為1134億美元,從2004年到2009年期間,這個市場年復合增長率為9.6%。此外,歐美企業中大約有60%-80%的企業將人力資源外包,從事人力資源外包的公司僅上市的就有8家,包括知名的ADP、Paychex等。
而中國人力資源外包市場則與歐美差距巨大,規模相對較小,2010年中國的人力資源外包市場市值將達到15億美元,年增長20%。作為世界上經濟增長速度最快、人力資源最豐富的中國,顯然在人力資源外包行業有著巨大潛力。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企業全球化運營漸成常態,很多企業將非核心業務外包成為一種趨勢,這既可以降低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優勢,又可以更專注于核心業務,將非核心業務轉移給更加專業的公司管理。著名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預測:在10年-15年之內,任何企業中僅做后臺支持而不創造營業額的工作都應該外包出去。”此外,中國是世界上經濟發展速度最快、人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對人力外包服務的認可,相應需求也日益增長,而到目前為止中國企業真正進行人力資源外包的還不到10%,未來中國本土的人力資源外包市場必將呈現幾何級的增長。
三角法則
中國仍然處于人力資源外包服務行業的初期階段。”李浩對此有著清晰的判斷。這主要是由于中國經濟發展水平屬于發展中國家,人力資源外包服務仍然屬于新興行業,2007年時中國企業真正進行人力資源外包的僅有7%,遠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另外,中國人力資源外包服務行業魚龍混雜,存在著外企服務機構、人事系統的人才交流中心、勞動系統的職業介紹所、網絡運營商、外資人力資源服務商等5大流派,總量多達幾萬家,而類似易才這樣的民營人力資源外包服務企業,其市場份額大概只有5%。
規模、質量(服務和產品)和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是促進易才高速成長最重要的基礎。”李浩認為,我們只不過把握住了三者之間的平衡關系。”
在創辦之初,易才為了滿足客戶在全國布局的需要,采用了差異化戰略,在許多同行立足于一線大城市之時,他們選擇開拓二三線城市。當時,國內傳統的人力資源外包服務大佬,如Fesco、中智、四達和上海中企等幾家老國企的大部分業務集中于一線城市,而很多規模比較大的客戶的業務和員工遍布全國各地,卻沒有一家人力資源外包服務公司可以提供覆蓋全國的服務,這些客戶不得不費力地與各地人力資源外包服務公司合作,質量和標準都不統一,既增加了企業管理的成本,又影響了企業的快速發展。
借助于2005年和2007年的兩筆風險投資,易才實現了快速規模擴張,2008年在全國已經擁有100多個服務網點,2009年則發展到200多個服務網點。
在快速擴張的同時,易才更重視對產品和服務的質量進行優化。
在李浩看來,團隊的專業化最重要,這不僅僅是指管理團隊,還包括專業的人力資源服務團隊和強大的技術支撐團隊。由于人力資源行業涉及到法律、保險、咨詢等很多領域,這必然會對管理團隊和服務團隊的專業性有著更高的要求;另外一方面由于易才擁有覆蓋全國的服務網絡,需要更專業的員工提供技術支持。
易才在創立之初就與業內資深的HR專家、頂尖律師及國內著名的相關科研院所等結成了戰略合作關系,使其在勞動關系處理、社會保險、勞動風險管理等方面擁有競爭優勢。此外,易才還高薪聘請國際化的管理團隊,公司高層幾乎都有著跨國企業的工作背景,比如CFO出身于摩根斯坦利、CTO曾在硅谷工作過。
易才通過建立人才優勢,進而擁有了強大的創新能力,能在某些領域引領行業發展。比如易才首創的BPO(業務流程外包)業務,可以通過易才的呼叫中心,對客戶服務進行流程化管理。以發工資為例,以前的工資發放只是一個單項,而企業開通BPO后,易才就可以從招聘、培訓、上崗到員工離職,都由易才負責管理。此外,易才還把人才認證、培訓、人才輸出、甚至培訓中心的批量化業務管理,都融入到整個人力資源業務當中。
2010年,易才首創客戶滿意度管理曲線”,通過專業設計的調查問卷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再用這些信息建立客戶數據庫分析系統,根據客觀上每家所處的不同生命周期階段,建立CLM特征 DNA數據庫客戶信息系統”,運用易才內部基礎數據及過程數據的改進,提升結果數據,完成對數據庫資源的整合。
很多人力資源外包服務都在爭奪大企業和高級人才的市場,因為這部分業務利潤和需求都巨大。但就中國實際情況來說,需求量最大卻是產業工人,目前的現狀是廣大未經過專業化培訓的農民工急需轉化為產業工人,巨大的供需鴻溝也昭示了無限的市場潛力。易才敏銳地發現了這點,在安徽六安成立了農民工就業示范基地。那里像一個加工廠”——將農民工加工”為中國制造急需的產業工人和技術骨干,易才對那里的農民工提供免費培訓。這就是易才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實踐——作為人力資源外包服務企業應該增強農民工的市場競爭力、提高了中國制造業的技術水平。此外,這樣做既解決了企業的用工需求,同時也增強了易才的市場競爭力,形成了良性的互動。
至此,可以清晰地看到易才發展的整體邏輯——以差異化競爭為戰略,選擇適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和服務促進規模的快速擴張,反之規模的快速擴張又促使產品和服務的進一步差異化,輔以寬容的創新管理制度,使得創新能力可持續,進而再以承擔社會責任作為商業模式的一部分進行社會資源整合和推廣,加速創新產品和服務的輻射范圍,最終形成規模的進一步擴張。這三者相輔相成,互為因果,形成了一個完善的企業內外資源整合的循環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