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為全國首批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域之后,意味著在今后5年的試點期內,我市將著眼服務業體制突破和機制完善,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為全國服務業發展提供經驗,同時也可獲得國家給予服務業更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根據中期目標,到2015年,試點區域服務業增加值超過4200億元,占全市服務業增加值比重超過77%;并最終建成服務業產業功能和自然生態功能俱佳的世界現代田園城市樣板區。
試點任務
任務 1
三中心、兩樞紐”建設
關鍵詞:區域商貿中心
看點:建設中國西部國際貿易樞紐城市;80%以上國際一線品牌西部地區投放首選成都;旅游產品、會展活動向高端體驗消費升級……
《成都市開展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指出,全市將積極推進中心城區服務業結構調整”戰略,強化現代貿易的價格發現、口岸集散、標準制訂、營運控制、信息發布等高端服務功能,大力發展綜合商社、采購中心、電子商務、離岸貿易、分撥配送、期貨期指、倉單質押、票據貼現等現代流通方式和貿易融資功能,提高貿易便利化程度和內外貿一體化水平,建設中國西部國際貿易樞紐城市。
到2013年,培育年交易額超過100億元的百億市場”3個,培育年批發交易超過50億元的商貿企業20家以上,省外市場交易比重超過50%。
建設西部購物天堂。引進國際知名商業地產投資商和零售商參與主力商圈和商業中心的建設營運。吸引國際知名品牌供應商、營運商、代理商和推廣商設立兩總一特”區域總部,引進國際國內高端品牌旗艦店和專賣店,提高國際一線品牌投放首位度。
到2013年,培育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的百億商圈”3個,培育年銷售額過30億元的零售企業20戶以上,西部地區國際一線品牌投放首位度達到80%以上。
建設旅游會展名城。積極引導旅游產品、會展活動向高端體驗消費升級,促進商、旅、會、文聯動發展。積極創建國家旅游發展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創新旅游產業發展體制,發揮中國最佳旅游城市的品牌效應,加快打造精品景區和精品線路,將試點區域建設成為國內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依托成都強大的航空樞紐功能和完善的綜合服務功能,強化成都在川內和川西、川滇、川藏、川渝的旅游門戶功能,將試點區域建成西部旅游集散中心。以世紀城新會展中心為主要載體,引進國內外知名會展公司和會展承辦機構,舉辦具有全球性和區域性影響力的會議展覽以及大型節慶活動,以會展業國際化、專業化、品牌化發展帶動商務旅游提檔升級。
到2013年,試點區域每年接待境內外旅游者8300萬人次以上,旅游業總收入超過889億元,年均分別增長11%和14%,其中接待境外旅游者189萬人次以上,年均增長20%以上;每年承辦國際性知名會展5個以上、國內知名會展10個以上,創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會展10個以上。
建設國際美食之都。以成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亞洲首個國際美食之都稱號為契機,加快建設川菜總部基地、研究開發基地、產業發展基地、營銷推廣基地、人才培訓基地、文化交流基地和美食融匯高地,建設滿足多元美食消費需求的現代化國際美食城市。
到2013年,培育年銷售額過30億元的品牌餐飲連鎖企業3家以上。
關鍵詞:區域金融中心
看點:探索建立成都黃金交易中心、上海期貨交易所鋼鐵交割庫和成都大宗商品交易所……
構建區域金融創新中心。建設金融組織、金融產品、金融交易和金融管理創新試驗區,重點發展區域票據市場、銀團貸款、在線支付、產權交易、農村金融、金融中介和居民理財;積極開展國際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和全國股份報價轉讓試點;探索建立成都黃金交易中心、上海期貨交易所鋼鐵交割庫和成都大宗商品交易所;積極引進境內外私募股權投資基金(PE)和創業(風險)投資基金(VC)。
構建金融后臺服務中心。全市將積極推動金融后臺服務中心集聚區建設,加快完善各種配套功能,引進境內外金融機構的各類數據中心、資金清算中心、銀行卡中心、研發中心、呼叫中心、災備中心等后臺服務機構。拓展金融服務外包,發展第三方金融外包服務,引進和培育服務現代金融業的第三方外包服務企業。
到2013年,全市金融業增加值超過450億元,試點區域金融業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超過80%。
關鍵詞:西部科技中心
看點:高新技術產業向園區(基地)集中發展;探索建立西部版權交易中心等知識產權交易市場……
建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以成都科技應用創新服務平臺為重點,進一步完善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產業公共技術平臺以及科技金融、技術市場、孵化器等科技中介服務體系,推行《成都市重大產業技術平臺開放共享暫行辦法》,健全平臺的市場運行機制和網絡服務體系,實現與國家基礎條件平臺及重點區域和城市科技服務平臺的對接,建設服務成渝經濟區、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科技公共服務平臺。
到2013年,功能服務平臺基本覆蓋各產業功能區,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額達到50億元以上。
實施成都知識產權戰略。通過組織實施專利戰略、品牌戰略、版權戰略、標準戰略,以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為重點,促進知識產權的創造與運用,完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人才隊伍建設和文化培育。積極探索建立西部版權交易中心等知識產權交易市場,促進知識產權轉化應用。
到2013年,企業專利申請量占總申請量的35%以上,國家自主創新品牌達5個。
關鍵詞:西部交通和通訊樞紐
看點:直接匯集7條鐵路、11條高速公路和一個擁有兩條跑道的國際機場;實現成都至北京等8個方向的光纜出省數達30條以上……
在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上,推進重大交通樞紐項目建設,完善公路樞紐、鐵路樞紐和航空樞紐為主體、公鐵航聯運互通的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形成西部最大的鐵路、公路樞紐和國際性樞紐機場,強化試點區域服務業市場輻射和要素集聚功能。引進境內外知名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企業建立區域性總部和功能性總部,加快物聯網”科技研發和普及應用,建成區域性城際分撥和城市物流配送中心。
到2013年,成都綜合交通樞紐直接匯集7條鐵路、11條高速公路和一個擁有兩條跑道的國際機場,旅客鐵路發送能力達到60萬人次/日,公路客運站旅客發送能力達到21萬人次/日,航空旅客吞吐能力達到3800萬人次/年。
在建設西部通信樞紐上,加強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國際通信保障能力、區域干線傳輸能力、信息匯聚處理能力、信息安全支撐能力和應急通信適應能力,建設匯聚西部、服務全國和溝通世界的國家級通信樞紐。
到2013年,實現成都至北京等8個方向的光纜出省數達30條以上,干線傳輸帶寬達8000Gbps以上,城域網出省帶寬達450Gbps;形成可容納3.8萬臺服務器托管能力和2萬TB數據存儲災備能力;形成200萬億次/秒的數據計算能力。
任務 2
新興服務業發展
關鍵詞:電子商務
看點:創建中國電子商務示范城市”
我市將創建中國電子商務示范城市”,以試點區域電子商務集聚區和電子商務專業樓宇為載體,引進和培育一批全國知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和專業服務商,建設立足西部、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電子商務區域中心。積極推動電子商務進企業、進家庭的雙進工程”,加快電子商務普及應用。加強信用體系、支付體系、物流體系和信息基礎設施等配套體系建設,形成良好的電子商務生態環境。
到2013年,試點區域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3500億元、引進30家國內外知名電子商務服務企業、培育25家注冊用戶超過20萬戶的第三方服務平臺。
關鍵詞:軟件和服務外包
看點:建設國內領先的軟件外包基地
以高新區天府軟件園為載體,引進國內外知名軟件和服務外包企業在蓉設立全球交付中心,加快培育壯大一批本地千人企業”、五千人企業”,建設國內領先的軟件外包基地。積極推動服務外包企業走出去”拓展市場,擴大成都離岸外包市場份額。
到2013年,試點區域服務外包產值超過68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5%;離岸外包超過90億元人民幣,占總服務外包總產值比重13%以上;引進20家全球服務外包100強企業建立交付中心。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
看點:數字音樂主題公園
依托文化創意產業功能區和產業園,發展工業設計、軟件設計、建筑設計、時尚設計、工程設計等創意設計產業,促進制造業等相關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依托國家級數字娛樂基地、無線音樂基地和數字出版基地,發展手機游戲、網絡游戲、動畫漫畫、數字音樂和數字出版業,加快發展文化服務貿易。加快引起和實施具有重大帶動性的復合型文化創意產業項目,建設一批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傳媒、文博旅游、動漫游戲、數字音樂主題公園。
到2013年,試點區域文化創意產業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5.5%以上,年均增長1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