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后,專家分析認為,日本作為中國最重要的發包國,此次地震直接造成了中國對日金融外包、系統開發、軟件開發等外包項目的訂單削減、業務全面萎縮,同時災難背后也可能帶來災備中心、數據中心等新興外包業務的福音。
全球服務外包產業格局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目前全球發包方主要以美國、歐洲、日本三大市場為主。其中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包國,占據了全球市場的64%左右。其離岸外包業務主要被印度壟斷,并一手成就了印度在服務外包領域的全球霸主地位。歐洲占據了18%左右的市場份額,市場的訂單主要被愛爾蘭、捷克等國家消化。而日本市場只占全球市場的10%,主要發包中國地區。同時由于此次地震發生在日本東北地區,該地區屬日本落后區域,占全國GDP不到8%,所以此次對經濟,尤其是日本本土的服務外包市場的影響并不像想象的那樣嚴重。同樣也不會動搖日本在全球服務外包產業中與美國、歐洲三足鼎立的地位。
以大連為代表的中國東部地區面臨考驗
由于地理、語言,文化等因素,日本離岸服務外包業務的70% 都發到了中國。同時日本也是中國最大的發包市場,中國國際服務外包業務的33%均來自日本,而美國和歐洲僅占29.3%和7.1%。尤其是ITO產業,日本占中國軟件(600536)外包業務的比重約為60%,中國主要的軟件外包企業都以日本市場為主。
目前中國對日外包主要以大連、北京、上海等東部地區城市為主。尤其是大連,積極利用其地緣優勢開拓日本市場,聚集了一批對日軟件外包企業,日本外包業務也源源不斷地轉移到了大連,對日軟件出口和外包業務已經成為大連服務外包的特色。而由地震導致的大量日本企業暫時停工、兩國通訊中斷等現象,導致未來一段時間內日本訂單和業務量的全面萎縮。多數企業預計未來對日的業務量將會減少,不過不同企業受到的影響不盡相同。相對來說業務來源單一、訂單規模小,成立時間短的對日外包企業遭受到的沖擊比較大,面臨客戶往來中斷的風險。然而一些訂單分散、抗風險能力較強的企業遭受的沖擊則相對有限。
金融保險業外包業務沖擊最大
日本發生大地震之后,日本乃至全球保險行業都面臨著巨大的賠付,據業內人士估算以目前的損失情況,保險公司對日本地震所發生的賠付有可能超過百億美元。保險業業務的低迷將在一段時間內縮減外包業務比例,保險業作為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大大降低金融外包市場的份額,同時由于地震的影響,日本東京多家金融行業運轉中心暫停運轉,恢復期限無法確定。大連等城市與日本均有金融后臺領域的業務來往,此次日本地震將直接影響其金融外包企業的訂單數量以及運營情況。地震發生后,日本保險業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巨額的索賠會導致企業通過減少系統研發等途徑來實現減少內部開支的目的,這一局勢勢必造成對日服務外包企業業務的萎縮。
災難背后,新興業務出現福音
專家建議大連等對日外包城市及地區應從當地政府角度提高對此類對日外包企業的關注程度,應對日本地震對本地企業帶來的巨大損失,拿出實際舉措幫助企業度過難關。同時,在本地服務外包企業的未來發展中,整合資源,誘導并幫助企業擴大客戶的行業領域及區域分布,實現訂單來源多元化,分散業務風險。同時,災難也將為我國對日服務外包產業帶來新的業務機遇,日本企業災后將更傾向于在中國建立臨時性的或者是長期性的災備中心,我國成熟的、安全性較高的產業園區將成為其最佳的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