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軟件大道上,華為科技、中興通訊、潤和外包、文思創新等大樓樹立兩旁。4萬多從業人員在這里的220家軟件公司工作,他們生產、研發的軟件產品遍及世界近200個國家和地區。這就是南京眾多軟件園區中的龍頭老大”雨花軟件園。
2010年,雨花軟件園稅收突破12億元,占全區稅收總量的29%;實現軟件及系統集成銷售280億元,約占全市軟件及系統集成收入總量28%。園區先后被授予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區”、省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示范園”、國家火炬計劃南京雨花現代通信軟件產業基地”、江蘇省中小企業產業集聚示范區”、江蘇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江蘇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國家工信部軟件司和中國軟件服務外包聯盟剛剛頒發的最佳投資環境軟件園區”等稱號。雨花軟件園已成為國內發展速度最快、發展質量最高的軟件園區之一。
輝煌屬于過去,雨花軟件園的未來5年目標已經定下建設成融自然、科技、生態、人文為一體的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國際通訊軟件產業名區,打造雨花軟件園世界一流軟件園區”的金字招牌,為長三角乃至全國的軟件產業振興提供樣板和示范。
園區內軟件企業比鄰而居,產業也融合發展。本報記者 楊海鵬攝
天時地利人和”打造出南京軟件園區NO.1
園區構建多種平臺扶持企業發展
雨花軟件園的產出規模,不僅在全市所有軟件園區中名列第一,在全省也是名列前茅。軟件園管委會負責人說,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因為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就是目前國家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江蘇是軟件大省,南京又在去年成為中國首個軟件名城。這些機遇擺在我們眼前,可以說發展軟件產業是正逢其時。”
天時”對所有軟件園區都是一樣,地利”和人和”才是制勝法寶。
雨花軟件園交通便捷,環境體系優越。不少外地的軟件企業剛到南京都在市中心落戶,后來紛紛搬到我們園區,就是因為這里有好幾個地鐵站,交通四通八達,環境優美安靜。”上述負責人說。雨花軟件園地處老城、江寧新城、河西新城的黃金中心,地鐵一號線和南延線在園區設有6個站點,繞城公路、寧馬高速、寧丹公路穿境而過。亞洲第一大站南京火車南站即將在此建成投用,今后從園區出發,一小時到達上海、杭州、合肥,兩小時內到達武漢,三小時到達北京。園區北臨雨花臺風景區,南靠將軍山,園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8.4平方米,森林覆蓋率和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24.5%和48.1%。做軟件研發就需要這樣安靜、清爽的環境。”園區內一家軟件企業的工作人員說。
地利”之外還有人和”。雨花軟件園的發展以軟件產業為核心,所有土地資源完全配置給優質軟件企業,8平方公里軟件產業集聚區內沒有一寸土地用于房地產開發。園區每年投資2億多元,建設道路、水、電、氣、通信、寬帶等基礎設施;同時傾力打造公共服務平臺,完善服務功能。目前,銀行、律師事務所、保險公司等已進入軟件產業核心區;工商、稅務等部門聯合開辟了綠色通道”,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目前園區已成為配套齊全、商務成本低、投資回報率高的軟件產業新高地。”負責人說。
人才和平臺,是企業發展的必須要素。
園區始終將人才作為生產力發展的第一要素,制定了各種扶植政策。園區積極落實3年1億元區級軟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同時對優秀軟件人才在房租、交通、購房、購車等方面給予反哺。同時,主動為入園軟件企業舉辦定點定場招聘會。兩年以來已主辦大型人才招聘會10場,協辦50余場;園區還與江蘇人才工作網合作成立了江蘇省唯一的軟件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為園區企業網羅各式軟件人才。此外,園區深化與東軟集團、IBM、南京郵電學院和三江學院等單位的合作,強化軟件人才實訓基地建設,并引導東大與東軟、潤和,南郵與華為、中興、誠邁等建立多處實習實訓基地。
近年來我們還致力于構建創業孵化平臺。”相關負責人說,園區現建有藍籌谷、軟件產業外包園等12個孵化中心,孵化面積近20萬平方米。
當前園區正積極與銀行溝通,準備成立自己的風投基金,推動園區軟件企業的多渠道融資。就合作建設技術支撐平臺,園區剛剛與中科院軟件研究所簽訂了合作協議。他們還與中興、華為、邦寧等園區龍頭企業及東南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等相關高校和研發機構合作,建設數據共享服務系統。
45平方公里軟件谷”將在此崛起
三大產業集群特色鮮明
未來五年將是雨花軟件園區實現大發展、大跨越的機遇期。
市、區相關軟件產業規劃中,已將園區的定位由兩園多基地”之一,轉變為中國軟件名城核心區和標志區”。4月初市委主要領導來園區調研,已經明確給予雨花軟件產業發展政策支持,明確南京軟件產業要向雨花集聚。”負責人說。
據了解,2011年園區主要目標是:財政收入完成15億元;軟件及系統集成銷售收入完成420億元;新增軟件產業建筑面積30萬平米;引進軟件企業30家;引進軟件人才10000人;創建國家級軟件及信息服務示范園”。到十二五”末,園區力爭達到軟件企業總數超500家;軟件產業建筑面積600萬平方米;軟件從業人員達40萬人,完成軟件及系統集成銷售收入1500億元,將雨花軟件園打造成中國軟件名城的核心區和標志區。
中國南京軟件谷的建設得到了各方的矚目。據介紹,未來軟件谷將包括目前整個雨花軟件園。軟件谷整體空間的建設規劃由東南大學規劃設計研究院負責,而歐洲最大的咨詢公司凱捷公司正在為軟件谷編制產業布局規劃。未來在南京南部,將崛起一座45平方公里的軟件城。
南京軟件產業三分天下有其一 45平方公里軟件谷”將在此崛起
本報記者 劉蒙丹
雨花軟件園的產業特色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集聚。
2001年中興通訊入駐雨花臺區,2004年華為進駐,這兩個巨頭起到了帶頭和示范效應,接下來成批中小企業源源不斷地跟進。”園區負責人說,集聚效應帶來的不僅僅是規模的擴大,還有企業之間業務的融合。有一家軟件服務外包企業考察了多個軟件園,最終選中了我們園區。他說,因為他的服務對象、客戶伙伴都在這里。”目前,文思創新為華為做外包,其他幾家大軟件企業也紛紛把業務轉包給周圍的中小企業。
目前,雨花軟件園形成了三大產業集群。一是通信軟件產業集群,中國通信兩巨頭華為、中興在此集聚,中國普天、江蘇集群等業內知名企業也落戶園區,帶動形成了超過60家企業構成的通信軟件產業集群,占據了行業主導地位。
二是軟件外包產業集群,中國服務外包前五強中的東軟、海輝、軟通動力、文思創新、博彥科技以及潤和軟件、南大富士通等中國百強成長型企業均已落戶軟件園,區內服務外包企業達到41家,預計今年上半年園區可完成服務外包執行額3.94億美元,同比增長83.9%;其中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完成2.38億美元,同比增長101.2%。
三是信息服務產業集群,目前,園區已有阿里巴巴、趨勢科技、神州數碼、寶信軟件、宏圖三胞等一批信息服務企業落戶,帶動了電子商務、數據處理等產業集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