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江蘇省商務廳和蘇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一屆中國(蘇州)服務外包創新發展投資促進年會在蘇州舉行。會上,商務部副部長王超表示,2010年,蘇州市承接了全國近9%的離岸外包業務,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已成為蘇州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新亮點。據了解,蘇州服務外包從業人數由2007年底的近5萬人,增至2010年的超過12萬人,年均增長33.9%。蘇州市市長閻立則表示,力爭到2015年,服務外包從業人員超過30萬人。
蘇州要建立如此巨大的服務外包人才智庫,應從哪幾個方面入手?解決哪些難題呢?在此次年會上,眾多專家對服務外包人才培養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建立人才標準化體系有數據顯示,目前,新增就業人員從事服務外包行業的轉換率只有3.3%,其中大學生就業的轉換率只有7.7%,也就是說從事服務外包人員100個人里面只有7.7個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這個比例是相當低的。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對此,易才集團BPO總經理王立剛表示,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技能,這是最基本的層面,也最容易培養。第二個是品質方面,包括誠信、吃苦耐勞的精神等等,這一層面是比較難培養的。而第三個層面,則是心理素質,例如抗壓能力、情商等,這幾方面的因素更難培養。目前,中國服務外包產業對人的要求,更關注的還是技能層面上,雖然對品質和心理素質的關注度在不斷提高,但這方面培養的難度更大。”
目前,從國內來看,我們并沒有一個非常完善的人才標準體系,即什么樣的人適合從事服務外包,從事服務外包的人員必須具備哪些方面的素質,才能高效完成外包工作等。以前談及的標準問題僅僅存在于業務中,但我覺得將來建立一套集合技能、品質、心理素質等各方面要求的標準化的人才體系更有價值。”王立剛表示。
推動跨平臺人才培養除了建立人才標準化體系外,推動跨平臺的人才培養也至關重要。在此次年會上,就有專家建議,要發展服務外包產業,離不開跨企業、跨平臺的人才培養體系。我們應將人才的培養放在中國服務外包的整個產業鏈中,從產業鏈的角度出發,促進人才流動、優化人才配置,真正有效地實現人才培養的可用性。”
據了解,目前蘇州發展服務外包有充沛的人力資源支撐。例如,蘇州設立了中國大陸第一家軟件與服務外包職業學院,擁有蘇州軟件(微創技術)實訓基地、蘇州高新區索迪-IBM實訓基地、安博(昆山)實訓基地等一批專業性培訓機構,每年可培養2萬名左右的服務外包專業人才。
這些服務外包人才如何聯動,是一個關鍵性問題”,某服務外包企業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其實,不僅僅是蘇州,整個長三角地區,針對服務外包的業務資源、人力資源等相關資源的聯動,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在人力資源方面,作為服務外包最關鍵的生產要素,人才在區域內的流動將會更加頻繁。為此,人才培養不在于規模擴張,而在于從地區、行業入手,培養合適的人才,有效配置資源,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