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電子商務是一種嶄新的企業經營方式,被認為是Internet的第二次革命。伴隨著供應鏈環境的到來,企業之間的競爭力度與廣度都大大增加,迫使企業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自己的主要業務上,形成企業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把非核心業務進行外包,以此來增大企業靈活性,降低運營成本,減少風險。在降低企業投資風險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要給自身帶來其他一些風險,這些風險不僅僅影響公司的物流業務,而且對于企業的核心業務也有制約作用。
2、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物流外包風險分析
2.1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物流外包風險來源及形成機理
2.1.1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進行物流外包降低的風險
(1)成本風險形成機理
企業采用物流外包首先可以降低成本風險,首先第三方物流供應商不僅有豐富的物流經驗,可保證經濟合理地完成制造企業的產品運輸。其次,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大多具有企業物流信息系統,擁有相應的物流網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運輸和分銷網絡,為制造企業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快速高效地完成物流服務。
(2)經營風險形成機理
企業進行物流外包時,可以通過外向資源配置,分散由政府、經濟、市場、財務等因素產生的風險。制造企業利用第三方物流供應商的專業和規模優勢對物流進行整合,可以更好地控制其生產經營活動,并在生產經營活動和物流活動中找到一種平衡,保持兩者之間的連續性,使企業的物流成本和總成本都達到最低,從而使企業的經營風險得到分擔。
(3)新產品的開發風險形成機理
在市場和技術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制造企業通過物流業務外包,可以與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建立戰略聯盟合作關系,利用戰略伙伴的優勢資源,縮短產品從開發、設計、生產到銷售的時間,有利于提高新產品的質量和開拓市場的成功率,從而有效降低新產品的開發風險。
2.1.2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進行物流外包增加的風險
(1)管理風險形成機理
物流外包管理風險是由于企業把物流業務外包給物流供應商后,由于兩企業之間的管理模式存在差異造成的管理風險。主要原因有:首先是企業的物流管理者不能處理好于物流供應商的關系,以及二者協調問題。其次是企業對物流供應商的失控。企業必須在是使用一個物流供應商還是多個物流商之間進行博弈。再次是由于企業間的文化差異帶來的管理風險。
(2)信息風險形成機理
物流外包合作過程中,外包企業與物流供應商之間溝通問題或信息失真等問題增加了外包業務外包的難度。同時也有些企業由于只是短期合作而不愿將信息共享,更使得合作無法進行。在雙方合作中存在信息不對稱,彼此對對方都不能做到完全的信息了解,也給合作帶來了難題。
(3)財務風險形成機理
企業進行物流外包業務同時也帶來了財務風險,首先由于在外包初期,企業不能對物流商提供服務所需的費用有所了解,還有其他一些隱性成本,其次在物流外包過程中,物流商的庫存管理費用也很模糊,也還有很多費用企業管理者未曾考慮到。當物流外包合作結束后企業所需費用的總額明顯增加,才發現成本嚴重超支,往往企業不能達到外包所希望達到的目的。
(4)市場風險形成機理
市場風險是由于受國內經濟環境和物流政策的影響,物流市場價格波動,企業把物流外包給物流供應商運作后,企業的物流創新能力有所降低,形成了企業物流外包市場風險。還由于物流外包企業失去了物流創新能力與物流經營管理創新能力的動力,企業將過分的依賴物流供應商,在合作中處于不利地位。
2.2企業物流外包風險危害分析
企業進行物流外包既可能增加風險,也可能降低風險,主要看企業如何運作,將增加的風險降到最低,因為這些增加的風險給企業帶來的危害是巨大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2.1失去業務控制
企業進行物流業務的外包,導致了物流業務執行主體的轉移,由于信息傳遞不暢或失真等方面的原因,企業很難對物流服務的全過程進行全面的監控和跟蹤管理,只是服務水平下降。再次,由于失去業務控制,企業也失去了對于成本的控制,有可能會使總成本大幅上升,帶來財務風險。
2.2.2企業機密外泄
企業進行物流外包后,很多信息無可避免的要讓物流企業獲知。企業信息傳遞范圍的增大,如果與物流供應商出現裂痕,不能繼續合作,會導致企業的信息資源與商業機密泄露。即使雙方繼續合作,物流企業也有可能在無意條件下泄露企業的信息。
2.2.3影響產品市場銷售競爭力
企業進行外包后,勢必要增加一方企業必須要溝通與聯系的企業,在交流中難免要出現沖突,導致協商困難而影響物流業務的運行。如果企業物流不能達到快速與高質量,就可能對客戶產品銷售帶來影響,讓其競爭對手優先搶占有利市場,對產品銷售起到不良作用,同時也影響本企業的核心業務。
2.2.4企業供應鏈庫存增加與混亂
企業要進行生產與銷售,必須要有足夠的生產原材料,生產的前一道工序必須滿足后一道工序的需求。企業的上游企業也必須準備更大的庫存,進而導致需求信息的不真實。由于企業物流外包的失誤,會引起整個供應鏈的成本增加,宏觀上會影響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導致資源浪費。
3、企業物流外包風險防范機制建立
由于企業物流外包的本質是企業和物流商之間以契約形式固定下來的"委托-代理"關系。物流外包的風險防范除圍繞風險管理的關鍵要素:風險識別(R)、風險預防(I)、系統工具(S)來在建立有效的風險防范機制之外,還應針對物流外包的整個管理過程制定基于風險防范的管理對策方能實現程序與風險之間的平衡。
3.1成立專門的風險管理小組
物流外包風險的防范是一個系統工程,因此企業應該成立相應的小組來對其進行系統的管理,即成立一個專門的外包風險管理小組。外包風險管理小組的主要任務是對物流外包風險進行風險識別、分析、評估、監控、防范、處置,然后組織企業的資源制定相應的應對方案和防范措施。
3.2加強協調合作,規范合同管理
物流外包本身就是合作雙方根據事先簽訂的合同,在合同的約束下的一種責任義務關系。企業必須合理的利用合同這一要素,規范合同內容,認真擬定合同條款,明確合同雙方的責任義務,通過合同來約束物流服務商的行動,同時通過合同來保障企業的利益不受損害以及出現意外情況時的解決措施,降低外包過程的風險。
3.3正確選擇物流服務商,建立戰略伙伴關系
正確的選擇物流服務商,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外包過程中的風險,大大降低物流外包的不確定性。選擇正確的物流服務商作為中小企業的合作伙伴,既可以使中小企業集中力量發展核心競爭力,還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外包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企業戰略機密的泄漏等風險。企業可以選擇一家正確的物流服務商,并與其建立長期的戰略伙伴關系。
4、結語
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面臨了更大的市場,企業一味的將蛋糕做大,而沒有在做強上下功夫。在做大與做強之間,企業應抓住自己的核心業務,強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選取最佳的供應商,將非核心業務進行外包。同時,進行外包也面臨著許多風險,企業在進行中應對風險進行有效防范,尤其是在事前對供應商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