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鵬)大連作為中國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發展的代表城市,在下一個產業發展的黃金十年”中應選擇何種路徑才能完成超越?日前,《大連市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十二五”規劃》給出了明確答案——發力自主創新,由接包向創新轉變。
從班加羅爾”模式,轉向硅谷”之路 ,從服務外包”轉向自主創新”。這是一次富有戰略意義的大膽轉型,這是大連軟件業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的原點”。 在新的黃金十年”中,大連軟件產業將迸發積聚多年的轉型力量,逐漸從服務外包”的外道內切進入自主創新”的內道,走一條硅谷”的發展路徑。
過去十年中,我市大力發展服務外包業務,取得巨大成就。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銷售收入由9.8億元人民幣增長到535億元人民幣,出口由4000萬美元增長到18億美元,軟件企業由100余家增長到941家,從業人員由5000人增長到10.08萬人。十年時間,產業收入年均增長保持在50%以上,收入增加50倍,出口增加45倍,企業數增加9倍,從業人員數增加20倍。
走過黃金十年”,大連匯集了以世界500強為代表的跨國公司、國內大公司和眾多本土企業構成的企業集群,也成為首批被國家命名的服務外包出口基地”城市。可以說,沒有服務外包業務,就沒有大連軟件與信息服務業今天在中國、在世界舉足輕重的產業地位。
十二五”開局之年,面對產業發展新的黃金十年”,轉型發展,成為擺在這座城市軟件業面前的一道大膽命題。
近日,著名軟件人劉積仁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出:當勞動力成本不再具有優勢時,軟件外包必然面臨產業升級”的課題。事實上,近年東軟已悄然開始將主要精力從服務外包轉向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的提供上。日本大地震后,很多對日外包企業受到重創,但東軟反應平靜,因為外包加工早已不是他們的業務重心。
對任何一個產業發展而言,拼成本注定不能長久。市經信委副主任唐忠德認為,大連軟件企業要想獲得突破,就必須向價值鏈高端攀升,注重設計、研發,走自主創新之路。
在《大連市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要提升研發創新能力,由接包向創新轉變”。無疑,這是一個明確信號——在下一個黃金十年”中,自主創新”將成為主旋律。
而自主創新的重要領域和方向也已經確定,那就是推動工業軟件的研發應用。在大連,裝備制造、石化、物流等產業有著良好的發展基礎,而這些行業的提升無疑需要工業軟件支撐。《規劃》提出,鼓勵和支持軟件企業重點面向裝備制造、船舶、石化、物流等行業和領域,開發研發設計、過程控制、企業管理等類型工業軟件,到十二五”末,建設工業控制、工業管理、造船航海等領域的10~20個示范項目及工業軟件和行業應用解決方案體驗中心。
在日前閉幕的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上,我市將轉型發展提到一個新的戰略高度。作為未來城市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的自主創新,將成為推進這座城市進入可持續發展快車道的又一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