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服務提供商一直以來都極力贊揚將價值更高和更為復雜的IT工作外包給低成本地區所帶來的好處。由于當前經濟不景氣,被迫采取外包方式以削減成本的IT客戶越來越多,其數量已經超過了自愿采取外包方式的客戶數量。不過,哈佛商學院教授David Pisano和Willy Shih則認為利用離岸外包推動價值鏈”的舉措將不可逆轉的摧毀一個公司,乃至一個國家的競爭力和創新力。
這兩名研究人員曾經在他們2009年撰寫的名為《復興美國競爭力》的文章中斷言,美國持續不斷地外包制造業務不僅僅損害了美國的貿易平衡和國民的就業前景,同時還阻礙了創新能力。對此,美國CIO.com網站對Pisano和Shih就他們的研究如何針對IT離岸外包,以及公司首席信息官們在通過離岸外包削減成本的同時如何保持公司競爭優勢等熱點話題進行了專訪。
CIO.com:你們曾經斷言,隨著美國公司持續不斷地向海外外包研發和制造工作,以及削減在基礎研究上的花費,美國的競爭力和創新力將會受到損害。這一結論的確實證據是什么呢?
Willy Shih,哈佛商學院管理學教授:我們的研究最后得出的結論是,離岸外包會導致我們的行業基礎受到損害,這體現在你的供應商網絡、勞動力、與科技領域相關的教育基礎設施等技術領域中的一系列能力。比如,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柯達公司停止制作復雜的膠片相機,于是美國消費電子產品公司將其產品的制作與開發工作外包給了其他國家。正因為如此,美國在消費類電子及光學電子產品方面的產業基礎就日漸萎縮。然而當數碼相機革命席卷而來之時——雖然是柯達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發明了第一臺數碼相,但是美國已沒有能力基礎去開發或制造這類產品。
Gary Pisano,Harry E. Figgie,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助理教授:讓我們看一下當今移動通訊行業所發生的事情吧。許多電腦公司先是放棄制造,然后開始設計。他們變得完全依靠第三方供應商。現在讓我們看一看蘋果通過iPad所做的事情吧。在我看來,大量電腦制造商都在千方百計地尋找一個現成的設計”以加入平板電腦領域的競爭。在我看來,問題是那些設計毫無特別之處。他們根本就無法與iPad競爭。
CIO.com:離岸外包的支持者認為,這樣不僅可以削減開支,還能夠讓公司將精力集中在他們的核心價值上。但你們可以看到許多公司逐漸喜歡上了從境外勞動力中套利,而且喜歡外包更高價值的任務。他們為什么不將離岸外包節省的資金投入到創新當中呢?
Shih:雖然外包讓你在短期內提高了收益,但是有時候要想拿到這些節約下來的資金,并進行再投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提高收益背后的首要驅動力是獲得更高的收益。這受到利潤追求的驅動,這當然也是件好事。我對此并沒有什么偏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應當對外包能力或產業基礎損害進行考慮。
Pisano:雖然部分原因是沒有從時間角度考慮問題,但是我們還需看到更深層次的原因。這主要歸根于有多少管理團隊會想起來審視一下他們的優勢來源。對許多人來說,這只是一個套利游戲。關鍵是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商人”。你會發現,與你自己生產相比,低價購入更為有利,你能夠抓住你的品牌價值。但卻沒有看到獨特的能力才是贏得競爭優勢的真正來源。
CIO.com:目前許多首席信息官們也采取了離岸外包策略,并且正在將更加復雜,價值更高的任務轉移至境外。他們可以從你們的研究中學到什么呢?
Shih:這是一個對理解公司的長期能力策略,以及理解公司或產業在何處需要能力的重要性的一個警示故事。但棘手的事情是,由于改善速度的不同,現在看起來不重要的能力也許在未來會變得十分重要。
Pisano:注意,從利潤方面看,大家可能會覺得將下一個最高增值項目進行外包很有意義。但久而久之,那些能力會被侵蝕,你將受到幾個有能力的供應商的支配。
CIO.com:在許多行業當中,如今創新都與IT密不可分。那么,日漸頻繁的內部技術操作的離岸外包是否會進一步削弱美國的競爭力呢?
Shih:許多IT外包業務已經導致世界其他地區的軟件能力得到發展。其加快了這一能力的傳播。在印度,以及日益重要的中國,這些強大的軟件基礎對那些軟件是核心要素的產品來說都非常良好的開端。
Pisano:是的,這一點完全沒有問題。但是,我并不希望首席信息官們通過這些信息得出結論,認為我們反對外包的——或者他們絕不能進行外包。這完全不是我們所說的意思。世界上很多地區都擁有許多非常棒的IT能力,對一個首席信息官來說,如果不考慮如何利用這些優勢簡直無法想像。與此同時,他們還得考慮地理位置。顯然,對于IT專家而言,當今世界競爭日漸激烈。如果你身處該競爭當中,就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另外,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員,那么你必須不斷創新。你不能在成本上進行競爭。
CIO.com:關于在內包、外包及離岸之間的正確平衡,你對首席信息官們及IT行業決策者們的建議是什么?
Shih:一家大型航空公司中的IT部門的全球主管曾經對我說:你不能外包你的思想。”我認為這句話正好抓住了了我們今天談話的實質。重要的是明白你的能力來自哪里,以及如何維持它們。
CIO.com:在IT投資方面,許多公司將重點仍然放在了節約開銷上。你能否給首席信息官們舉出一個財務方面的案例,以讓他們用來說服執行團隊及董事會停止外包高價值能力呢?
Pisano:很多時候,并沒有什么反對外包的案例。我們可以從許多地方花高價得到優秀的技術。但是,當外包那些在未來將成為關鍵能力時,必須格外小心。你能從一些財務分析數據報表中找到證據嗎?或許能吧。但是在評估這類能力創造決策時,標準的財務分析工具很少。你需要的是在管理過程中做出正確的判斷。
Shih:這是一個典型的短期投資與長期投資問題。對能力維持與開發的長期投資無異于對生產力的長期投資。更難評估的是對行業基礎的健康上的投資。這是一個典型的基礎悲劇”;公司并沒有看到這種投資的短期利益。這是一個挑戰。我們的財務工具并不能很好地抓住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