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斯特國際咨詢公司(Forrester International Consultants)CEO安德魯·福斯特(Andrew Forrester) 授課,為參加2011重慶渝中國際服務外包高峰論壇暨項目與人才洽談會”的數十家本土企業講授國際服務外包接包規則。
8月18日,市外經貿委與渝中區簽訂協議。
一邊是牽引重慶內陸開放的市級機關;另一邊是站在開放制高點的商業中心區。雙方握手,醞釀的將是內陸開放樣板區域。
加速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市外經貿委為何選擇與渝中區攜手?
市外經貿委主任王毅多次說到,開放戰略不但將重慶變為世界的工廠,還要將重慶變為世界的辦公室,而服務外包產業,就是打開世界辦公室的金鑰匙”。
當你用網絡給手機下載一個新軟件;或是給電腦裝上新系統補丁;或是找到一套問題的解決方案……你可能不知道打著歐美公司旗號的服務提供商并不在大洋彼岸,而是在中國旁邊。
環顧全球,印度班加羅爾無疑掌握著世界辦公室的金鑰匙”。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承接來自歐美的服務外包,微軟、惠普、3M、Infosys等世界知名企業都在這座城市設立了辦事處。現在大多數歐美服務外包都在這里完成,每年創造的收入高達1000億美元。
相比班加羅爾,重慶的服務外包產業剛剛起步,要發展壯大這個產業,環顧重慶,渝中區最有希望造出這把金鑰匙”。
據介紹,渝中區區委、區政府歷來重視發展服務外包產業,將服務外包產業寫入該區十二五”規劃,并在開局之年取得突出成果。今年上半年,渝中區是我市服務外包收入最多的區域。服務外包執行金額達3500萬美元,名列全市第1,占全市總額的1/3。
數據背后,渝中區作為服務外包示范區的積聚和示范作用進一步顯現。以上清寺互聯網產業園和大溪溝創意產業園為載體,積聚了中冶賽迪、市設計院、中科普、軟島科技等一大批企業;本土企業不斷壯大,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重慶沃智服務外包有限責任公司等本土企業躋身2011年中國服務外包百家成長型企業”。
渝中區服務外包產業突飛猛進的勢頭還在繼續。今天,西部數據、蘭斯軟件、海外合作方國際商業發展公司等10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將來渝參加2011年重慶渝中國際服務外包高峰論壇暨項目與人才洽談會”(CISO2011),屆時他們將共同拋出1000萬美元的服務外包合同。
渝中區外經貿委有關負責人介紹,CISO2011將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引入更多的專業咨詢機構和發包企業;深化合作內容,促成全球層面的戰略外包合作,將進一步促進重慶市和渝中區成為國際服務外包交付中心。
四項措施相互促進
確保服務外包基礎規模全市領先
區域面積全市最小,可開發土地最為緊張,缺少知名大專院校……渝中區憑什么成為全市服務外包產業的領頭羊”?
領導的重視與合理規劃固然重要,但最值得一提的還是渝中區摸著石頭過河,總結得出的四條措施:
夯實服務外包發展基礎。與市外經貿委、市服務外包產業協會溝通協作,深入全市服務外包企業開展調研;積極落實服務貿易領域財稅、金融扶持政策,大力爭取商務部、財政部服務外包人才培訓資金、技術(軟件)出口貼息資金、文化出口獎勵資金等政策資金,修訂完善《渝中區促進服務貿易發展的試行辦法》。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市、區人事部門合作,舉辦高級研修班,加強服務外包高端人才培訓;積極與印度GTT(Global Talent Track,印度三大IT培訓機構)對接,其在西部地區的首個服務外包人才培訓項目落戶渝中;渝中區外經貿委與新世基科技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國際知名醫療服務機構引進、專業人才引進和培訓認證體系引進等方面開展合作;渝中區電子商務公共培訓平臺和北京市金蝶政務軟件有限公司共建的金蝶軟件(重慶)培訓學院正式揭牌,該學院將采取訂單式培養”的模式,能夠為渝中乃至重慶輸出更多地的服務外包實務型人才。
搭建國際市場開拓平臺。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境內外展會,組織企業參加第九屆中國(大連)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會等境內外服務貿易促進活動;積極推進服務貿易交易平臺建設,精心策劃第三屆渝中國際服務外包精英沙龍。
加強國際區域交流合作。拓展國際交流合作渠道,建立和深化與加中貿易理事會、印度軟件服務企業協會、香港計算機世界、新世基集團等國際知名中介組織、行業領先企業的合作關系,傾力打造渝中區信息服務外包發展中心成為國際信息服務外包在西南地區的首發地、承接中心和發包中心;加強區域交流合作,深化與上海市信息服務外包發展中心等機構合作,依托渝中區信息服務外包發展中心,搭建重慶與上海兩地之間信息服務外包企業的互動交流平臺,積極承接上海服務外包產業轉移和服務外包訂單轉移。
主動尋找問題并嘗試解決
渝中區為重慶發展服務外包探路
服務外包總量做到全市第一,發展舉措不斷推陳出新,吸引市內外區縣前來學習效仿……面對一系列優異的成績,渝中區沒有驕傲,而是客觀冷靜地分析了一系列問題。
企業規模小、缺乏自有品牌;國際接軌能力弱、缺乏客戶資源;人才與企業需求不匹配,缺乏高端人才;面臨競爭壓力加劇……這些不僅僅是渝中區壯大服務外包產業時遇到的問題,也是重慶走向世界辦公室必須邁過的坎。
于是,渝中區又先人一步,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案。
一方面,渝中區在上清寺互聯網產業園和大溪溝創意產業園,圍繞服務外包開展招商和產業培育。加大服務外包對外宣傳、推介和招商力度,吸引全球服務外包跨國公司來渝中投資,加大服務外包產業聚集效應。
另一方面,渝中區積極培育服務外包的優秀品牌。支持企業實施品牌戰略,鼓勵服務外包企業申請CMM/CMMI等國際資質認證。在難以形成單獨品牌的發展初期,鼓勵服務外包企業抱團發展,成立外包聯盟,打造代表渝中區服務外包整體形象的渝中品牌”,抱團承接國際服務外包訂單,增強企業競爭力。
為贏得人才之爭,渝中區通過借用、國外委托招聘等方式引進海外高端人才;建立和深化與重慶大學、印度GTT等機構合作關系,推動在課題調研、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依托渝中區電子商務公共培訓平臺,以教產結合”模式每年培訓300名以上服務外包人才;積極申請人力資源公共平臺項目,為企業提供人才政策落實、人才培訓、人才派遣和人才招聘等服務。
渝中區積極的態度與努力的行動贏得了市級部門的支持。8月18日,市外經貿委和渝中區簽訂了《內陸開放樣板區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協議》約定,市外經貿委將助渝中區一臂之力,聯手成立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專項工作小組,每年重點支持1-3棟樓宇或園區申創市級電子商務示范園區”,共同策劃渝中國際服務外包高峰論壇”、服務外包精英沙龍”等展會品牌,十二五”期間,服務外包產值將累計達到20億美元。